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民生解读 一 办好优质教育 努力让孩子“上好学”

2016年02月01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记者 张欢 字体:  

  开栏的话:

  冬日的廊坊,寒冷还未褪去。但从市“两会”会场内传递出来的发展信心,却让人感觉温暖。在普通百姓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的今天,“两会”已成为释放民意的最好场所。百姓期待代表、委员们能俯身问计于民,并且将微观的民生福祉放大,提升到宏观的政策层面上,最终惠及到每一个个体身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将民生板块放到了重要的位置,所占篇幅也越来越大。那么,政府关注的民生到底是不是百姓关心的民生?政府眼中的民生福祉是否与百姓息息相关?即日起,本报开设《政府工作报告》民生解读专栏,让记者帮您解读《报告》里的大民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近年来,义务教育的普及让“有学上”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为重视,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让孩子接受教育并且受到良好教育,几乎是每个家庭的共同愿望。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已经从“能上学”提升到“上好学”。

  百姓期待

  孩子的教育是头等大事,可有限的教育资源又无法满足大家都想上好学校,让优秀教师教导的愿望,于是,就有了择校、择班甚至择座位的现象。

  “现在中小学虽说已经取消了择校,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可是为了孩子能上好学校,家长们还是想尽了各种办法。”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她一个朋友的孩子明年就要小升初,为了能让孩子进一所好的中学,家里从去年就筹划着在该学校所在辖区买房子,现在已经办理完房产买卖手续。接下来,他们就想着把家里的户口迁到新居,孩子也能顺利到心仪的学校上学了。

  经过千辛万苦进了好学校,不少家长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班容量过大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孩子所在的班有九十多名学生,上课时老师如果不用扩音器,坐在后排的孩子都听不到老师讲课。”一位学生家长表示,当初托人找关系把孩子送进理想的学校上学,如今却有点后悔了。

  其实,当前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不小差距,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等矛盾依然存在,优质教育资源缺乏与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实现人民群众“上好学”愿望的任务依然艰巨。

  报告摘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提质工程”被放在了民生板块的重要位置。《报告》明确:继续着力缓解市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市一中迁建工程实现封顶,实施市十六中新建等11所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240所,创建标准化学校90所,新改扩建农村幼儿园50所。积极引进京津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网络教育、特殊教育,大力提升全民素质。做好贫困学生救助,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部门行动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城区学校建设工作,科学制定中小学建设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每年建设一批学校,逐步解决市城区基础教育承载力不足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城区已完成了7所新建学校工程(市十七小、十八小、二十一小、二十三小、二十五小、安次二幼、广阳三幼),7所改扩建学校工程(市六中、三中、六小、八小、二小、九小、实验一小),1所迁建学校工程(市四中),1所重建学校工程(管道局三小)。

  新建、改扩建校舍及运动场18.2万平方米,购置教学及生活设备21.6万台(件、套)。涉及土建项目58所学校全部开工建设,已有40所完工;涉及仪器设备购置项目227所学校全部完成采购任务。

  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3.6亿元,用于免除农村学生学杂费、取暖费和补助公用经费。为47万名义务教育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价值4589万元,为1.1万名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1507万元,资助6561名家庭经济困难幼儿647.7万元,资助2387名市直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38.7万元,免除20653名中职学生学费3714.7万元,为2368名中职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473.6万元,为117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79.76万元,累计接收3万多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我市就读。

  2016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快市城区学校建设步伐,继续实施一批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优化市城区学校布局,提升基础教育承载能力。市本级负责4个项目:瑞河兰乔幼儿园新建工程、瑞河兰乔小学新建工程、管道局第二附属小学改扩建工程、市第一实验小学北校区新建工程。广阳区负责4个项目:市十小改扩建工程、市铁路学校改造幼儿园工程、市十六中新建工程、广阳区第五幼儿园新建工程。安次区负责3个项目:安次区第三幼儿园新建工程、市银河学校新建工程、龙河高新区第一小学新建工程。

  规划改造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240所,计划投入18636万元,新建、改扩建校舍、运动场及围墙8.5万平方米,购置设施设备22.6万台(件、套)。

  启动“一、十、百、千、万”工程,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优势,在资源共享、学校共建、研讨培训等方面加强与京津地区的交流合作。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