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动态
我市圆满完成上半年水污染治理工作目标
近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2025年上半年,我市水污染治理工作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的监测数据,今年1-6月,全市9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水体标准,其中2个断面为Ⅱ类、7个断面为Ⅲ类,优良水体比例达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全部达到考核目标要求。更值得关注的是,6个国省考断面提质升类,泃河桑梓红旗闸、大清河台头断面考核目标为达到地表水Ⅲ类,现水质为Ⅱ类;鲍邱河罗屯闸等4个断面考核目标为达到地表水Ⅳ类,现水质为Ⅲ类,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在具体治理措施上,我市多点发力,加强统筹调度,建立长效机制,印发了《廊坊市2025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明确年度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有力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坚持落实超前理念,完善超前水质监测、施工补水提前报备、会商研判等工作机制,以机制管根本、以制度管长远。在风险防范方面,推行精细管理,持续加强日常巡查监管,紧盯水质自动站监测数据,重点河段加密布点监测,选取各地风险隐患较大的点位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各地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坚持完善“技防+人防”监管体系,运用“廊坊水环境”平台等资源,形成问题交办、整改和反馈的闭环高效机制。
精准补齐短板,助力水质达标。找准盯牢影响水质达标的突出问题,通过加强内外源管控、河道生态管护、治理工程建设等措施,持续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重点推进三河市燕郊东污水处理厂、香河县现代污水处理厂、香河县平安污水处理厂、安次区凯发新泉水务有限公司(一期)等提标、扩容改造工程,加快推进霸州市扬芬港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力争重点工程项目早建成、早投运,尽快发挥治污减排效益,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
强化联防联控,推动环境改善。我市强化河流上下游沟通交流,在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方面密切协作,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共同研讨跨界河流水质、水量变化情况。今年以来,共开展3次联防联控工作,分别对接天津市武清区2次、西青区1次,避免上下游污染纠纷,实现流域协同共治。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深入推进重点河流流域综合治理,巩固优良水体比例,强化断面精细化管理与风险预警,持续深化与京津及省内城市联防联控,确保年度水质达标。紧盯汛期污染管控,联动多部门做好雨前雨中雨后监管,严控面源污染,严打非法排污,推进排污口整治与饮用水源防控,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完善入河排污口审批管理与分类监管,深化美丽河湖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