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要闻
新春走基层·现场评丨新年俗引领文明新风尚
“祝贺你,这是咱们村里发的奖学金,希望你再接再厉。”“这是大家的一点儿心意,还有什么困难跟我们说。”1月29日8时许,平乡县河古庙镇贾村村民广场一片喜庆气氛,该村老教师王彩云把红包发放到村里部分优秀高中生、大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手中。随后,村民你三百、我五百,现场捐款1.73万元用于明年红包发放。
1月29日8时许,平乡县河古庙镇贾村村民广场,老教师王彩云给村里优秀高中生发放奖学金。 河北日报记者 许君强摄
“春节给晚辈发红包是老年俗。借着这个寓意美好的形式,2016年春节起我们开始给学生发红包。”该村老支书胡庆璋说,这个活动坚持了10年,既继承了传统,又有积极意义,成为乡亲们十分看重的新年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贴春联、发红包、包饺子等传统习俗,成为过年的必备节目。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年俗也在与时俱进。像贾村的红包新年俗,其新不仅在于形式,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社会文明进步和时代精神。放眼神州大地广袤乡村,一些地方推出“村晚”,讲述乡村全面振兴的故事,鼓舞接续奋斗的信心和干劲;有的组织新春运动会,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各种各样的新年俗为春节注入新的活力与时代气息,成为引领新风尚的重要力量。
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风文明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为乡村各项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新风正气,春节年俗传承和创新是有效抓手和突破口。有关方面应加大对新年俗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为年俗“上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注重年俗文化内涵挖掘,使其在创新中不失传统韵味。移风易俗过大年,文明新风入人心。文明乡风吹遍希望的田野,广大乡村的面貌一定会越来越美好,广大农民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