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规范性文件

规范性文件

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

2019年06月28日 来源: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作者: 字体: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发〔2018〕14号)精神,加快全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临空经济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业态、引进新模式、拓展新领域,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为新时代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廊坊做出新贡献。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0%左右,占GDP比重58%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突破66%,现代服务业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突出,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供给进一步丰富。

(三)发展路径

——坚持项目带动,集聚发展。依托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产业园区,大力引进国内外现代服务业领军企业、前沿创新机构和高端专业人才,加快形成龙头带动、配套跟进、产业集聚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局面。

——坚持科技引领,创新发展。树立互联网、大数据思维,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在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对传统服务业的管理、产品、业务和发展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造提升,再造重组服务流程,深化细化服务业分工,调整优化服务业结构,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

——坚持重点突破,特色发展。瞄准供需矛盾突出、带动力强的重点行业,集中力量突破薄弱环节,全力以赴破解要素制约,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鼓励各县(市、区)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分工协作,提升区域经济整体实力。

——坚持拓展领域,融合发展。适应产业发展融合化和生活需求多样化趋势,按照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发展的内在关联要求,加快服务业与农业、服务业与制造业、服务业各领域之间的融合发展,推进相关服务业态和环节整合重组,拓展服务业领域,实现现代服务业聚变式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发展。通过开展“双创双服”活动,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打破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现代服务业发展。鼓励高端制造业企业通过加快转型升级和剥离服务业环节,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稳步扩大服务领域开放,大力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在开放竞争中拓展空间、提升水平。

二、实施引领工程,提升“大智移云”产业首位度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大智移云”的指导意见》(冀办发〔2017〕8号),强化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对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大力发展信息服务、智能服务、数字经济、体验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领域、新业态,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一)信息服务。以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提升云存储、云计算服务承载能力,打造金融物流遥感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区。支持在大健康、环保、教育、交通等领域建立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整合应用等服务平台,创新大数据应用模式,培育区域产业新业态。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联合建立大数据产业创新应用研究院。引导企业错位发展,共建共赢,引进培育一批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企业,完善大数据创新应用产业链。依托中科空间信息(廊坊)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和相关企业,推动遥感大数据在城市规划、安监、环保监测治理、防灾等领域的应用,提高辅助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打造遥感大数据应用示范区。加快物联网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推动一批关键技术的产业化,支持物联网技术在传统产业改造、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中应用示范。积极推进5G网络技术在廊坊商用。(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

实施路径及行动专栏1 信息技术深化应用工程

1.廊坊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工程。推进大数据产业基地直连北京或其他的高效网络直达通道。推动“中鼎云”、中国人保北方信息中心、

京东华北云数据中心等项目早日建成投产。促进电商、金融与物流的融合发展,拓展遥感大数据技术应用领域,打造京津冀物流金融遥

感大数据示范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2.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围绕传统工业转型升级需求,推动产品与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无线通信、移动互联网、自动控制、人

工智能等技术的集成和跨界融合创新,提升产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3.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工程。在电子商务、社会治理、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提高信息消费供给能力和质量,拓展信息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二)智能服务。加快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培育壮大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驾驶等人工智能产业业态,推进语音识别、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进程,丰富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等服务内容及形式。加快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先行探索建设“城市大脑”,推进基础信息资源汇集整合和统一调用,支撑智慧城市各项应用的公共平台逐步建成并投入运转,协同、智慧与能动的信息化应用加快普及,实现城市运转、市民生活、经济运行和政府服务的智慧化应用。(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委网信办、市科技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司法局)

实施路径及行动专栏2 智能服务培育工程

1.智能技术商业化试点工程。在家居、安防、教育等领域开展智能技术商业化试点。

2.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程。在金融、电信、教育、医疗、环境、交通、商业、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推广人工智能技术。

3.“城市大脑”建设工程。积极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围绕提升公共管理和民生服务领域的智能化水平,建设“城市大脑”。

(三)数字经济。深化数字技术在制造业产业链各个环节中的应 用,加速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创新,支持制造业企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支持数字技术在电子商务、金融、教育、医疗、交通、体育、文化、农业等领域中推广应用,促进商业模式创新。扶持一批品牌影响力较大、创新能力较强、带动作用明显的数字经济平台企业,培育一批数字经济中小微企业。围绕数字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培育一批服务于数字经济企业的中介组织。(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教育局)

实施路径及行动专栏3 数字经济培育工程

1.数字业态培育工程。推进市、县两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数字化改造,在广播影视、文化教育领域,培育3-5家数字化优势企业。

2.在线经济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在线交通等重大项目。

3.数字经济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数字经济平台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促进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体验经济。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与农业融合发展,支持体验元素融入现代农业发展,打造一批农村田园综合体,培育壮大农业科技研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餐饮娱乐、农事体验等服务业发展。鼓励制造业企业挖掘生产、制造、流通、研发等各环节体验价值,发展体验式营销。鼓励钢铁产能退出企业,充分利用现有厂房及设施和设备,开发建设科研类、文化类、培训类体验经济项目。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利用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具有深度感知功能的消费平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局)

实施路径及行动专栏4 体验经济壮大工程

1.智能商圈建设工程。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建设智能商圈,发展壮大线上线下融合消费体验业态。

2.工业旅游体验工程。推进钢铁产能退出企业,开展工业旅游建设项目,培育机械、酿造、食品等领域的体验消费。

3.乡村休闲体验工程。依托特色产业基地,培育壮大一批集农技培训、农事体验、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体验经济项目。

(五)平台经济。深入实施“互联网+”战略,加快实体经济与互联网平台嫁接,支持综合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平台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整合资源,建设一批综合类、销售类、消费服务类和跨境贸易类电子商务平台。配合全省物流“云”中心大数据平台建设,促进物流调度的仓储、配送、信息异地同步运作。支持模式创新,加快培育网上商圈、区域性服务、名优特产品销售等特色化平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

实施路径及行动专栏5 重大平台建设工程

1.品牌电商平台培育工程。培育壮大一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打造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网络零售平台。

2.企业云平台建设工程。推进廊坊企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政企互动信息枢纽。

3.特色平台培育工程。培育文安胶合板、香河家具、大城红木、霸州钢木家具等一批传统优势产业建设网上营销平台。

(六)共享经济。积极利用“互联网+”,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商业模式,打造共享经济平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引导企业依托现有生产能力、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等提供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共享,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个性化、柔性化、分布式服务,为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提供有力支撑。支持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交通、教育、物流、医疗、养老等领域探索共享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

实施路径及行动专栏6 经济资源共享工程

1.生产能力共享工程。以盘活产能,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促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为目标,鼓励有实力

的企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现代集成系统等新技术优化整合各类资源,建设生产能力、仪器设备、基础

设施、社会物流等类别的共享经济平台,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2.创新资源共享工程。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对接京津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资源,创新引才机制,鼓励域外高层次人才

通过挂职、兼职、技术咨询、周末工程师等形式,为我市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服务。推动有实力的信息技术企业、驻

廊科研院所建立创新资源开放清单,构建协同创新为主体的共享经济示范基地。

3.生活服务共享工程。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整合社会资源,开发面向

社区服务、商贸流通、教育家政等领域共享经济的软件平台,提升百姓生活的幸福感。

三、实施聚焦工程,构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优势

立足我市区位特点和产业基础,聚焦现代物流、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工业设计、电子商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节能环保领域等优势产业加快创新发展,培育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一)现代物流。服务支持“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建设,推进永清、胜芳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建设,加快发展服务京津的现代物流和城市共同配送,构建环京津1小时商贸物流圈。以高效便捷、通达顺畅、绿色安全为方向,推进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北斗导航及地理信息等技术在物流体系中的应用,支持京津冀物流枢纽等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支持企业运用现代供应链理念和技术,建设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体系,提升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智慧化水平。依托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临空经济区,整合广阳、固安、永清的临空资源,着力发展航空物流,形成保税仓储、物流中转、物流配送及其他保税延伸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以铁路运输为主导,公路运输为依托,以网络信息系统为支撑,公路、铁路联合运输与城市配送相结合的大宗商品联运物流。依托家具、食品、板材、保温建材、服装等优势传统产业,积极融合物流信息系统设计、供应链解决方案等服务模式,加快发展专业物流。依托机场、铁路、高速等交通干线站点周边谋划建设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快递企业在我市设立公司总部、区域总部、结算中心、研发中心等,加快建设国家一级快递枢纽节点城市。(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

实施路径及行动专栏7 现代物流建设工程

1.国际物流通道对接工程。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航空物流产业,拓宽国际航空物流网络。

2.环京津1小时配送圈建设工程。推进正源冷链、海泽田冷链等商贸物流项目建设。

3.智慧物流工程。推进京东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京津冀物流金融遥感大数据示范区。

(二)科技服务。着眼为科技研发提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依托行业优势企业,部署建设一批省、市级重点实验室,面向全市重大战略任务、重点工程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部署建设一批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培育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加强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以国家级、省级高新区为重点,建立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科技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教育局)

实施路径及行动专栏8 科技服务创新行动

1.技术转移服务行动。推进河北·京南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搭建科技成果推广系统与综合服务平台;

依托“2+4+46”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协同创新载体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技术交易市场和科技成

果展示国际化平台。

2.创新创业服务行动。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建设一批高

质量的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

3.知识产权服务行动。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培育工作,培育5家以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三)金融服务。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承接京津金融产业 转移和金融功能外溢,加大对京津要素外溢、城市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吸引域外银行、证券、保险和各种基金等在我市设立一级分支机构,引进各类金融总部来我市设立产品研发、客户服务和数据备份中心等后台机构。支持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规范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担保公司、商业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和机构建设。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鼓励发展绿色金融,鼓励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县域增设分支机构,加快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优化县域网点布局,积极向农村延伸业务。依托“河北金融云”监管服务平台,推动市、县两级建立健全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早期预防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强金融数据分析和研判,实现对涉嫌非法集资活动和地方政府监管范围内的地方金融组织和其他机构的实时动态监测预警和非现场监管,并与中央驻廊金融监管部门、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工作协调机制,提高金融风险防控和处置能力。(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廊坊银保监分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工信局)

实施路径及行动专栏9 金融服务创新行动

1.防控金融风险行动。建设金融监管预警平台,推动互联网金融、小额贷款、典当、融资性担保、商业保理、融资租赁

等机构规范发展。

2.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行动。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上市的政策措施,通过政策激励、基金引导等方式,壮大企业上市培育

梯队,全面提升上市企业质量。

3.普惠金融行动。鼓励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县域增设分支机构,加快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优化县域网

点布局,积极向农村延伸业务。

(四)工业设计。落实省、市关于工业设计的相关政策,加强与国内外先进地区合作交流,大力引进知名工业设计机构(公司)和设计大师工作室。设立廊坊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工业设计示范企业建设、引进知名工业设计机构、建设市级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等方面。充分发挥工业设计的创新引领作用,助推家具、装备、电子、食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企业购买工业设计服务,工业设计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

实施路径及行动专栏10 工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

1.工业设计“331”行动。组织域内3家制造企业与专业的设计机构(公司)对接,集中力量设计开发3项重点产品,最

终形成1个市级工业设计植入典型案例。

2.工业设计创新行动。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支持专业化公司高标准建设运营市级工业设计创新中心,聚集

设计创新资源,吸引工业设计企业入驻,推进设计与制造对接融合,助推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

3.工业设计服务业发展行动。坚持引育并举,建设设计产业载体,培育产业生态,提升工业设计综合服务能力。

(五)电子商务。加快推进与知名电商企业的务实合作,努力形成体系健全,覆盖全面,境内境外共同参与,线上线下有序结合的电子商务发展格局。鼓励域内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跨区域建立分支机构,拓展全产业链服务,提升品牌价值。支持传统零售企业提升网络营销能力,实现交易增值。支持文安胶合板、香河家具等传统企业与平台经济深度融合,建立和完善自主电商平台,推动大城红木、霸州钢木家具等生产企业,通过第三方平台开办网上商城,促进全网营销。加快一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培育建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海外仓,为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鼓励有产业基础和电子商务潜力的县(市、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集商品交易、物流快递、融资担保、研发设计、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提高电子商务聚集度和规模效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廊坊海关)

实施路径及行动专栏11 电子商务拓展行动计划

1.电子商务园区建设工程。建设特色产业电子商务集群、京津冀电商孵化器和电子商务服务交易平台。

2.跨境电子商务建设工程。依托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

3.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在县城建设以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仓储物流配送中心、行政村电商服务站位节点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六)商务服务。着眼优化企业发展的商务环境,聚焦法律服

务、评估检测、会计审计、税务服务、咨询评估等关键领域,引进国内外具有较高资质水平中介机构和服务企业。加强城市规划设计能力建设,广泛采用先进设计标准、设计理念,不断提高规划设计专业化水平。健全商务咨询服务的职业评价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和中介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坚持同步推进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加快示范园区建设,着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服务外包业务,促进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延伸。重点发展云计算平台、软件设计、医药研发、会展服务等领域服务外包,拓展新兴业务领域。重点培育中国·廊坊国际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管道大会等会展品牌,加快构建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基础扎实、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的会展业体系,促进我市会展产业向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司法局、市行政审批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税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

实施路径及行动专栏12 商务服务提升计划

1.会展品牌提升计划。支持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管道大会、中国(胜芳)

全球金属玻璃家具博览会等大规模展会开展跨国、跨地区会展市场联合,进一步做大做强。

2.中介机构引入计划。引入一批国际高水平中介服务机构,提升中介服务水平。

3.服务外包基地建设计划。推进知识流程外包、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等服务外包基地建设。

(七)人力资源服务。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改革和京津冀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鼓励发展人力资源服务外包、高级人才寻访等业态,规范发展人力资源事务代理、人才测评、技能鉴定、人力资源培训、劳务派遣等服务。加快人力资源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壮大就业指导、职业培训、人才推荐、劳务派遣等产业链。发展专业化、国际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依托重大项目和相关企业,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加强我市职业院校与京津对接协作,发挥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河北省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组建京津冀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联盟)。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教育,充分发挥廊坊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和廊坊社区教育学院职能,发展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数字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培训服务,支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

实施路径及行动专栏13 人力资源服务发展行动计划

1.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平台计划。搭建统一规范、高效安全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公共管理服务平台。

2.培训基地建设计划。依托著名高校、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建设人力资源服务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

(八)节能环保服务。围绕加快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工程咨询、设施运营、合同能源管理、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节能评估等第三方节能环保服务,推广多种形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培育一批提供总承包和系统解决方案的节能环保服务企业。推进城市及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探索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立废弃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和公益性节能服务平台。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积极开展排污权交易,发展碳资产管理、碳排放交易、碳金融等服务。运用先进信息技术,配合建设京津冀环保装备与服务需求信息平台和技术创新转化交易平台,提高环保服务信息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实施路径及行动专栏14 节能环保服务培育工程

1.第三方服务机构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提供总承包和系统解决方案的节能环保服务企业。

2.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工程。推广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建立城市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3.环保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工程。建设京津冀环保装备与服务需求信息平台和技术创新转化交易平台。

四、实施提升工程,扩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新供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扩大民生服务供给,推动文化产业、全域旅游、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精细化转变,提高服务便捷化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抓好重大项目谋划,落实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每年推动一批投资超亿元文化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培育打造一批特色文化小镇和产业园区,争创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和省级示范基地。推进县域文化产业“一县一品”,打造文化产业精品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企业积极参与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河北省特博会等文化交流展示活动,宣传推介我市重大文化项目、优质产品和特色品牌。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力支持实施“文化+”,鼓励运用更多文化元素进行服务产品创新,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提升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服务产品文化内涵和附加值。(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

实施路径及行动专栏15 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工程

1.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程。推动“梦廊坊”文化产业园、大城红木文化产业园等重量级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推进大厂

影视产业园等一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2.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工程。推进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开展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

3.文化产业项目培育工程。突出抓好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建设。

4.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实施打造优势文化企业工程,培育建设一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扶持一批知名文化企业。

(二)全域旅游。全面启动我市特色小镇、旅游名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创建工作,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廊坊特色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建成一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构筑“一核两带八廊八坊”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做足“旅游+”文章,推动旅游产业与商贸会展、文化、农业、体育、科技、康养等元素的结合,发展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深挖资源,优化旅游产业要素供给,打造香河肉饼、大厂清真美食、八大碗特色餐饮品牌,推动高端酒店品牌化、度假酒店主题化、经济酒店连锁化、乡村酒店标准化、主题酒店服务个性化,发展多样化旅游住宿设施。推进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建设,全市引进1000名大学生、返乡农民工、专业技术人才等创客创新创业,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以“京津冀休闲目的地”为定位,强化“京津乐道、绿色廊坊”品牌形象,重点推出乡村休闲、影视文创、温泉养生和骑行竞技四大旅游产品,建设若干旅游特色小镇,持续建设全域旅游品牌体系。(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

实施路径及行动专栏16 全域旅游质量提升行动

1.旅游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国家4A级景区5个,A级以上景区45个;全面推广“京津乐道、绿色廊坊”品牌形象,重点推出乡村休

闲、影视文创、温泉养生和骑行竞技四大旅游产品。

2.乡村旅游质量提升工程。打造50家精品农家乐,建设旅游厕所200座,新建一批标准化、示范性游客集散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

打造一批高标准的自驾车旅居车营地。

(三)健康服务。深化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继续争取国家部委直属医院与我市医疗机构开展合作,深入推动京津冀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和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建立区域联动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贯彻落实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工作。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建设,推进医联体建设试点,围绕构建管理、利益、责任、服务共同体进行重点突破。建设统一、开放、共享的廊坊“健康云”,实现跨机构、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为居民和患者提供医疗、健康管理、远程会诊和保健服务。支持医疗机构充分利用穿戴式、植入式智能设备、移动终端、固定终端等设备,积极拓展精准智慧医疗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家庭医生、个体诊所、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等服务载体。对接京津市场,加强休闲设施建设,发展运动休闲产业。拓展体育康复、体育传媒、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体育经纪等产业新空间。鼓励可穿戴设备、运动健身指导技术装备和中医药运动康复服务等研发和营销。办好华夏幸福足球、廊坊国际信鸽和渔具展等赛事展会活动。(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实施路径及行动专栏17 健康服务保障工程

1.京津冀医疗资源互认共享工程。推动京津冀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和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

2.区域药品供应联动保障工程。贯彻落实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工作。

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程。依托信息化手段,为居民提供在线签约、预约、咨询、随访、健康管理、报告查询、延伸处方等服务。

4.廊坊“健康云”建设工程。推进市、县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与省平台互联互通。

5.国际赛事培训计划。办好华夏幸福足球、廊坊国际信鸽和渔具展等赛事展会活动。

(四)养老服务。以廊坊市区和北三县为重点,推进环京津养老设施建设,打造互补互利的京津冀养老服务集群。大力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康复机构合作,合理布局老年病护理、康复疗养机构,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开展老年人照料服务。鼓励竞争力强、有实力的养老服务企业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扶持中小型养老服务企业连锁经营,培育养老服务产业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互联网+技术,推动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与养老服务业结合,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支持适合老年人的智能化产品、健康监测可穿戴设备、健康养老移动应用软件(APP)等设计开发。鼓励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应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便携式智能设备,开展精细化、精准化、便捷化服务。(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发改委)

实施路径及行动专栏18 养老服务提升工程

1.养老服务集群建设工程。以廊坊市区和北三县为重点,推进环京津养老设施建设,打造互补互利的京津冀养老服务集群。

2.养老改革试点工程。继续深入推进养老服务改革试点。

3.养老融资平台建设工程。建设养老融资服务平台,推进政府购买基本健康养老服务,吸引和拉动社会力量积极发展养老服务。

4.医养结合推进工程。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推进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试点建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

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推进医疗机构向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转型。

五、实施筑巢工程,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新环境

聚焦发展短板,加强基础性、配套性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夯实现代服务业创新基础。

(一)优化发展布局。坚决服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力服务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着力构筑北、中、南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格局。北三县(三河市、大厂县、香河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楼宇经济、健康养老、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中部地区(广阳区、安次区、廊坊开发区、永清县、固安县)重点发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会展经济、临空服务业等产业。南部地区(霸州市、文安县、大城县)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产业。(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市科技局)

(二)加强载体建设。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为依托,建设高水平临空经济区,大力发展临空服务产业,规划建设以会展小镇、医疗小镇、金融小镇、教育文化小镇、民间博物馆小镇、演艺小镇等为支撑的服务经济示范区,打造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新高地。围绕提升制度创新能力、核心产业竞争力和市场主体集聚能力,重点在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领域,推动建设一批省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鼓励各县(市、区)、廊坊开发区规划建设创新要素密集、创新业态集聚、产城高度融合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打造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载体。(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体育局)

(三)开展试点示范。积极争创各类国家级服务业行业试点,支持各类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创新体制机制,围绕新业态培育、新技术应用、新模式推广等开展试点示范,培育一批品牌示范园区。积极参与河北省现代服务业企业百强平台建设工作,打造服务业第一方阵,争取更多的服务业企业进入全省服务业百强企业培训计划,进入全国500强。(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

(四)扩大对外开放。放开市场准入制度,有序扩大金融、电信、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开放,探索建立有助于服务业市场扩大开放和投资自由化的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鼓励外资投资我市科技创新、工业设计、工程咨询、检验检测认证、商贸物流和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引进国际先进会展公司提升我市会展综合水平。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序清理废除现存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做法。完善关贸、银贸、税贸、汇贸、信贸协作机制,提升服务企业效率和水平。推动实施“三互”大通关改革,实行预约通关制度,全面推进“一站式”作业服务,全面压缩通关时间,实现跨境贸易便利化。推广高端人才绿卡制度,探索外籍人才出入境便捷试点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国际人才社区,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来我市创业创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公安局、市科技局、廊坊海关、市司法局)

(五)强化人才支撑。把人才作为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第一要素”,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行业领军水平和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一批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和一批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加大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加强高级管理人才研修培训,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政策措施。(责任单位:市人社局)

(六)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制度,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进现代服务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发展各类信用服务机构,逐步建立公共和社会信用服务机构互为补充、信用信息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相辅相成的多层次、全方位信用服务体系。培育本土征信服务机构,支持具有较高市场公信力的第三方征信机构发展。(责任单位:市政府信用办、市发改委、人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七)健全行业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订,加强地方标准研制和推广。突出抓好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国家标准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培育一批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单位。支持行业组织、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以及相关标准化组织积极利用自身有利条件,推动标准实施。(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民政局)

(八)创新政策服务。深化金融改革,落实国家金融对外开放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现有的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突出扶持重点,引导资源要素向现代服务业和新业态集聚。研究制定廊坊市支持服务业引导资金的管理办法,各县(市、区)、廊坊开发区要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资金投入,可结合本地实际设立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强服务业用地保障,研究制定符合服务业发展需求的投资强度和用地标准。(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人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六、切实加强领导,加快形成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机制

围绕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着眼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强服务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完善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现代服务业统筹管理队伍建设,充实人员力量,增强工作思路谋划、组织协调能力。完善现代服务业联席会议制度、沟通协调制度,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变化趋势,协调解决规划落实、政策制定、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市人社局)

(二)强化落实机制。根据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分领域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明确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和时间节点,完善切实可行的财税、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的保障措施。落实各领域发展实施路径、专项行动及重大工程。积极争列全省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库,实施项目动态管理监测,把业态先进、成长前景好、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市领导包联制,推动项目加快投运。(责任单位:市各有关部门)

(三)强化分析研究。把加强服务业统计分析作为监测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内容,健全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现代服务业基础数据库,完善基础信息,深化相关数据分析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支持行业主管部门加强行业性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与综合数据库的全面对接和数据共享。积极参与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专家智库建设,开展重大专项课题研究,了解社论舆情和企业诉求,定期组织决策咨询,对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和落地实施进行预测研判和效果分析评价,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市人社局)

(四)强化督导考核。围绕全面推动现代服务业的重点任务、专项行动、重大工程、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明确部门责任分工,把各项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相关部门年终考评。建立压实责任层层传导机制,各责任单位一把手负责制,明确主管领导和牵头科室,强化任务分解,实行责任到人,确保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全面落实。(责任单位:市各有关部门)

廊坊市人民政府

2019年6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政策解读:《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