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战略高标准推进创建成效显著任务率先完成
位于固安县正南25公里的林城村,是固安县最早富裕起来的村子。该村以生产滤芯为主导产业,全村80%以上的村民都从事这一行业。为把村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林城村的4000余亩农用地全部流转给村集体,用于开发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同时,该村全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建设了占地1000亩的油葵园、占地3000亩的苗木基地和占地140亩的花海彩带景区,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我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建成25个农村新型社区、53个现代农业园区、50个生态功能区。固安林城村正是这一大批成功典型之一。
2019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三农”工作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高度重视和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全面部署、高位推动、强力投入、大力推进,从产业升‘级、生态环境、城镇秩序到乡容镇貌,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强势开局和稳步推进。
为加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领导,确保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我市成立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41个市直单位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和实施。研究制定《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见》《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扎实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决定》《中共廊坊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和<河北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实施办法>的通知》《201 9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要点》等多个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同时,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纳入考核和大督查范围,把“乡村振兴战略考核结果”作为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为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研究制定《廊坊市关于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实施方案》,按照“全域整治、连片打造、三区同建、四村联创”的要求,梯次推进,动态提升,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市10个县(市、区)各创建了1个乡村振兴示范区,其中大厂、固安、香河分别创建省级示范区。1 0个示范区共涉及406个村庄,总面积700平方公里,人口60万人。示范区共谋划了现代农业园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重点项目80余个,总投资115亿元。同时,加快“三区同建”,积极优化农村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布局,同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现代农业园区、生态功能区建设。全市建成25个农村新型社区、53个现代农业园区、50个生态功能区,培育了固安林城村、永清胜利村等一大批成功典型,有效解决了“人往哪里去、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出、产业怎么发展”问题。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率先完成。研究制定《廊坊市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将201 9年确定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决胜年”。按照“全域覆盖、连片示范、提升水平、打造精品”的思路,实施1 0个专项行动,打好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4大战役,推进3,条高铁、8条高速和1条重要普通铁路沿线环境集中整治,提前一年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2019年,我市“厕所革命”抓扩面提标,对21.2万座厕所进行改造,做到退街、进院、入室,夏防蝇、冬保温,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垃圾治理抓常态长效,在全域基本实现垃圾治理PPP模式的基础上,着力推进监管的常态化、制度化;配备12000余名农村保洁员,保障垃圾日产日清,全年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51万立方米,统筹推进垃圾终端设施建设,2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建筑垃圾消纳场投入运行,4座生活垃圾焚烧厂在建;污水治理抓分类施策,对环城、环开发区村庄,就近纳入城镇管网集中统一处理,对人口密集、污水排放相对集中的村庄,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对布局分散、污水不易收集的村庄,建设小型湿地单户或联户分散处理,基本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全覆盖的目标;村容村貌抓提升延伸,全面开展“五清三建一改”活动,坚决清理私搭乱建、侵街占道问题,全市所有村街完成主街道硬化任务,完成绿化3.4万亩,新装更换维修路灯2.65万盏,建设美丽庭院29.3万个。2019年,市县两级财政共安排24.5亿元专项资金投入环境整治,奖示范、补困难,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大力推广污水、垃圾治理PPP模式,企业投入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3.74亿元。同时,采取命名认建、品牌捐赠等形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支持社会资本开发休闲旅游、养老等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