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民心所向是幸福 ——我市保障与改善民生工作综述
8月7日,经过一场大雨的洗礼,傍晚的廊坊市区空气清新,青翠欲滴的树林掩映着华灯初上的楼宇,璀璨的灯光宛如星河。近年来,随着多项民心工程的大力推进,我市人居环境、城市绿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实施棚户区、农村危房、老旧小区、市政管网改造,以及人居环境整治、公共交通建设等多项民心工程。截至6月底,全市实现民生支出254.2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79.1%,同比增长4.5%。
一项又一项民生新政破浪前行,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一幅又一幅温暖的民生图景呈现在百姓眼前。
8月初,骄阳似火。走进市区的华秋里小区,顿觉神清气爽——平坦的路面宽阔整洁,从里到外粉刷后的楼体焕然一新,单元门口增设了门禁系统,机动车停放整齐有序;每个单元门前,都有居民自发摆放的绿植、花草,微风拂过,淡淡的草木清香在空气中流动,沁人心脾……很难相信,这是一个有着近30年“历史”的老旧小区。
老旧小区改造一直是百姓关注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目前,我市老旧小区本年度改造工程的72个项目全部启动,13个项目已进场施工。市主城区34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工程也正在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有序推进,将于10月底全部竣工。
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市老旧小区改造的主要内容包括房屋修缮、规范楼内管线、给排水管网改造(二次供水和引表出户)、安装健身器械、划设停车位、安装监控系统、增设无障碍设施、创办邮政服务场所等;同时围绕环境治理,大力整治小区环境卫生,提升绿化水平。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老旧小区改造必须向老百姓最关注的点发力,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市住建局主管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副局长李金龙告诉记者,今年,我市总结往年工作经验,更好地坚持“先民生后提升”原则,同时,将群众工作做得更超前、更细致、更扎实,相关责任部门之间合作更高效、联系更紧密,全力保障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稳步推进。
居住环境是民之所需,而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更是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3.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1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60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1.69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7%、59%、75%和60%,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2.5%,继续保持全省最低,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支出就业专项资金1247万元,惠及5000余人次。
统筹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基层成长计划、青年就业见习三年计划,深入实施“三支一扶”计划。通过即时就业岗位扶持、公益性岗位援助等方式,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扎实开展就业扶贫专项行动,利用公益岗位托底,1358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稳定就业率达94.4%。创业带动就业明显增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00万元,累计带动(吸纳)1180人实现就业。
上半年,我市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全市培训各级各类人员1.26万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的59%,4578名企业职工通过培训提升了职业技能层次,3745名参训群众领取了培训补贴。
组织“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通武廊’联合人才招聘会”“春季公益网上人才交流会”等公共就业活动130余场,成功举办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用工情况座谈会、“春风行动”大兴国际机场招聘专场、北三县人力资源服务发展专题会议等系列活动,提供就业岗位5万个,3万人实现成功就业。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6.03万人、19.48万人、216.85万人、79万人和34.37万人,社保基金总体运行平稳,社保费征管职责划转有序推进,社保待遇水平稳步提高。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启动新制度核心业务,基金和财务清算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工伤保险“同舟计划”深入实施,全市585个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实征费用3890万元,机关和参公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社保扶贫工作,进一步夯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实名制台账,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实现参保率、代缴率、待遇领取率三个100%。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我市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达58.4亿元,同比增长30.1%。继续推进主城区教育扩容提质三年攻坚行动,实施学前教育普及工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学校建设,今年实施34个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确保18个中小学、幼儿园续建项目开工建设,25个在建项目年底前完成建设。同时,积极引进北京优质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力争年底前消除超大班额。
为方便群众就近就医,今年以来,我市以廊坊市人民医院、管道局医院为龙头,积极建设专科医联体,推动市级医疗资源向县、乡下沉,同时以各县级综合医院为平台,每个县(市、区)至少建立1个医共体,推进县级医疗资源向乡、村下沉,最大程度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一组组令人欣喜的数字,代表的不仅是变化和成就,也是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的为民情怀,更是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的体现。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将能越来越多地分享发展成果,人民群众的生活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