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廊坊>本市动态

本市动态

三河市13项行动力促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03月07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通讯员 刘伟 记者 刘飞 字体:  

近日来,三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市开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动部署,着力破解“九难”问题,组织开展13项行动,力促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开展“对话企业家”行动,畅通政府企业直通服务渠道。三河市要求市级四套班子领导集中走访慰问重点企业家,了解企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回应和解决企业诉求和问题,建立“亲”“清”政商新关系。每季度举办一次政府与企业“面对面”活动,现场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难点问题。进一步利用好直通网络平台服务功能,强化政府与企业沟通渠道,通过集成政策发布、法律咨询、创业辅导、融资信息等多项服务,实现政府与企业从线下到线上全方位零距离的互动对接。

开展“百名干部入企服务”行动,深入一线精准帮扶解难题。三河市要求重点围绕解决“九难”问题,认真落实领导包联服务企业机制,明确有关部门作为专职“管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各镇(区)建立“保姆专员”制度,选取百名干部深入重点企业结对帮扶、一对一服务,为政府与企业沟通服务搭建“桥梁”,第一时间了解企业需求。

开展“政策宣传进百企”行动,实现民营企业政策宣讲解读全覆盖。三河市将4月10日定为全市“惠企政策宣传日”,市、镇(区)同时启动惠企政策集中宣传解读。要求市级窗口单位在各自服务大厅长期设立政策咨询服务区,明确专人现场受理咨询,为企业进行政策解读。各镇(区)利用固定场所设立政策咨询服务区,定期开办“政策咨询服务大集”,接受企业咨询问策。

开展“市场开拓”专项行动,助力民营企业开拓市场。三河市将积极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全国行”“东盟行”“中东行”“金砖国家行”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系列贸易促进活动。同时,设立专项资金,积极培育和壮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助力更多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开展“民企招聘入校园”行动,优化企业人才结构。积极组织用工紧缺的民营企业,对接省内外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通过开设专题招聘周活动,促进岗位与求职信息的精准匹配和高效对接,帮助企业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提升企业职工素质,优化企业人才结构。

开展“百名青年创业”行动,打造青年创业的优良环境。进一步培育小微型创业创新基地,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孵化器和创客空间,与企业联手为青年创业提供平台。在企业中建立一批“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按照“财政贴一点,企业出一点,个人承担一点”的思路,为青年在见习期间提供保障和必要的生活补助,为青年创业就业积累实训经验。同时实施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引导支持本地大学生返乡创业。

开展“融资对接服务行”行动,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举办“三河市政银企保对接会”等系列活动,促进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深化合作,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力度,服务实体企业,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组织相关金融机构,组成流动融资服务队,入园入区开展银企对接,实施精准帮扶。

开展“企业家进高校”系列行动,打造更加优秀的企业家队伍。实施“企业家进高校培训工程”和“新生代企业家火炬工程”,组织企业家到国内一流大学、高校,通过集中讲授和现场教学,学习最新产业政策、先进管理知识、前沿发展理念,帮助企业家开拓视野、更新理念,提升国际战略眼光,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引领和促进传统产业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

开展“创新驱动专家行”行动,为企业“把脉问诊”。三河市要求市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依据职责,分别从知名高校、研究机构、高端智库聘请业内专家,组成创新驱动咨询诊断专家组,以问题为导向,制定“把脉会诊”活动方案。入企开展专家与重点企业面对面咨询活动,为企业提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解决方案。

开展“企业集中减负月”行动,对涉企涉项目情况专项摸排。深入企业了解涉企收费情况,及时督促指导解决存在问题。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工作,督促相关单位制定清偿计划,确保按时清零。严重拖欠的要列入失信“黑名单”,严厉惩戒问责。

开展“奖励创新软实力企业”行动,引导民营企业创新发展。鼓励企业以科技创新引领自身发展。设立专项资金,着重对创新型民营企业进行表彰奖励,培育打造更多具有创新要素及软实力的企业。

开展“品牌提升年”行动,不断提升“三河品牌”。鼓励和支持企业提升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注册、运用和保护能力,对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质量奖、名牌优质产品等的企业给予奖励,对主导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的企业给予重奖。制定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完善质量信用制度。开展企业诚信培育活动,引导企业公开标准,实施质量诚信承诺。开展“中国品牌日”等宣传活动,不断提升“三河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开展“企业上云”行动,帮助企业解决信息化问题。加大“企业上云”政策宣传力度,鼓励企业采用“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专属云”等多种方式,力争使企业基础设施、平台系统、设备产品、制造能力“上云”,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