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动态
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 大力推进“健康廊坊·健康家庭”建设
廊坊市卫生计生委确定“1+3+6+N”工作思路
2018年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廊坊·健康家庭”建设的深化之年。廊坊市卫生计生委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38字”方针为指导,深入推进以“1+3+6+N”工作思路为核心的“健康廊坊·健康家庭”建设,即,围绕一条主线,强化三个支撑,完善六大体系,实施N个健康服务项目包,力求更加精准、更加注重实效,让百姓真正享受到指向“家庭”的健康福利。
首先,围绕一条主线不变,全力构建以人民为中心、家庭为核心,覆盖全业务、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照护模式。重点把握好三个“关键点”:
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更加注重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二要坚持以家庭为核心的工作理念。抓住“家庭”这个核心,围绕“家庭”开展卫生与健康工作,既要涵盖卫生计生系统履行国家和省、市政策规定,主动提供的健康服务;又要包括家庭成员根据个体需要,主动提出的个性化健康需求。三要抓住全业务、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三个着力点。立足全业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放松,兼顾“卫生与计生”、“公卫与医疗”。惠及全人群,坚持部门协作,优化服务供给,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使全体人民享有所需要的、有质量的、可负担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系列服务,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群体的健康问题。覆盖全生命周期,针对生命不同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强化干预措施,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
第二,强化“三个支撑”,努力实现全民健康、共建共享。
一要强化政策法规支撑。深入推进卫生计生依法行政,强化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建设。完善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加大重大行政决策法制审核力度,提升依法决策水平。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中期评估,确保完成2020年规划目标任务。二要强化人才队伍支撑。继续加大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力度,推进市级医学重点学科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类学术团体的统一管理,促进“学术交流、教育培训、决策咨询、科普服务和医学信息”等功能的实现。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全面提高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三要强化信息技术支撑。继续完善全民健康信息“云”平台建设,推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与市级平台的互联互通,强化“一云四端”的支撑引领作用,构建服务百姓全生命周期的“互联网+健康”应用体系,提高群众获得感、增强医改新动力。建设推广“云医疗”项目,降低医院建设和改造的资金压力。继续推进居民健康卡用卡环境改造,推广采供血、妇幼健康、免疫接种等公共卫生领域的业务用卡。全面推进“电子健康卡”建设与应用,提升居民健康卡的用户体验和应用效率,构建便捷、连续、可查、互信、共享的卫生计生服务流程。
第三,完善“六大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一要完善计生服务管理体系。扎实推进全面两孩政策,深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完善产前筛查诊断与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网络,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加强基层工作网络,继续推进基层卫生计生队伍整合和职能融合,落实乡镇在职计生工作人员养老保障和“原赤脚医生”养老补助政策,稳定基层队伍。进一步强化县乡计生协能力建设,更好地承接宣传教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优生优育指导、权益维护、基层群众自治和流动人口服务等工作。二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落实“京冀廊”、“通武廊”医疗卫生合作发展框架协议”,继续推行“公开比对”方式,加强肿瘤、妇产、儿科、心脑血管等专科医院建设。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检验、影像、血透、安宁疗护等健康服务机构,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健全覆盖城乡的中医保健服务体系,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县域诊疗服务能力,继续实施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强化培训和指导。三要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预防保健组织建设,建立及时敏感的专病监测体系、规范完备的检验检测体系和网络健全的新型结核病防治体系。四要完善综合监督执法体系。以落实“四部门意见”为抓手,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有效整合乡(镇)、村(街)综合监督资源,提升综合监督机构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和综合执法水平。加强执法队伍素质建设,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部门协查与案件移送的标准和程序。五要完善卫生应急处置体系。贯彻落实国家卫计委《关于加强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强化各级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和急救机构的应急处置职责,促进各类应急处置预案与体系建设规划的有序衔接。强化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标准化建设,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库,完善市、县两级储备网络。加强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监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等功能。在健全城区院前急救网络的基础上,加快县级急救分中心和急救站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的指挥调度网络。六要完善健康宣教促进体系。明确县、乡、村级卫生计生服务机构所承担的健康教育任务,因地制宜推行基层计划生育专干转岗培训承担健康教育职能。大力培养城乡健康指导员,逐步健全健康宣教与促进体系。加强市12320卫生计生热线服务平台建设,逐步拓展“心理咨询、预约挂号”等惠民服务功能。
第四,实施服务基层、指向家庭的N个项目包,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
(一)健康扶贫“六个一”项目包。为全市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及其家庭免费提供“六个一”健康服务,即组建1个签约医生团队,制定1个健康促进方案,发放1张健康优惠卡,开通1个就医绿色通道,配备1套健康服务信息终端,配备1个急救保健药箱。
(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项目包。加强以三级医院为主体的城市医联体建设,建立医联体内部的分工协作与分级诊疗机制,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畅通上下转诊,巩固跨区域专科联盟建设。继续实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创建、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和“新时代赤脚医生”培训项目。推进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细则”,在保证现有签约率的基础上,提高签约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项目包。一是健全医院管理体系。着力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及人力资源、财务、人才培养、科研、后勤、信息等管理制度。二是健全医院治理体系。建立适应行业特点、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薪酬制度;完善综合监管机制。三是加强医院党组织建设。四是健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四)医疗服务改善项目包。增加三级医院的预约诊疗比例,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集中预约检验、医联体内优先双向转诊”等惠民举措。指导医联体牵头医院设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同时,加强医联体内用药衔接,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处方审核,实现药学服务下沉。指导有条件的三级医疗机构探索建立医务社工部门,配备专职人员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持服务。指导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建立中医、麻醉、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多学科诊疗模式。巩固“四抓”成果,指导医疗机构完善设施环境,改善服务用语和行为规范。推动扩大优质护理覆盖面,探索延伸型护理服务。继续实施“集中校验”管理,6月底前完成年度首轮校验。
(五)中医药健康服务暨健康养老项目包。继续落实京廊中医药“8·10”工程,进一步推进医联体、协同专科、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中医健康乡村领军团队项目,不断加深和拓宽合作内容及领域。年内完成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首轮培训,实现京廊中医药健康乡村、社区建设合作对接。积极探索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家庭养老等不同类型的健康养老模式,推动3家医疗机构完成老年病科建设。
(六)疾病防控与卫生应急项目包。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确保规范化接种门诊覆盖率、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0%以上。继续实施“三减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筛查、治疗与管理,推进市级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和县级精神卫生科室、门诊建设。开展“廊坊市院前医疗急救体验馆”建设和“家庭成员院前医疗急救第一目击者”行动,培训家庭急救知识,力争让每个家庭都能拥有1名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家庭急救员”。积极探索市城区非院前急救转运服务网络建设,选择2家医疗机构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开。
(七)综合执法监督集中行动项目包。实施“四个专项检查”。一是医疗卫生专项检查,继续实施非法医疗美容整治“亮剑”行动,开展以“口腔诊疗机构放射卫生”为重点的专项督查。不断加大医疗机构违规违法行为和非法采供血的打击力度。二是传染病卫生专项检查,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消毒隔离措施、医疗废物规范处置措施和生物安全实验室传染病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三是计划生育专项检查,强化医疗机构B超使用管理,严厉打击妇幼计生服务、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机构的违法执业行为,加大“两非”案件查处力度。四是公共卫生专项检查,联合市教育局,对全市各类托幼机构和大中小院校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督查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督查。
(八)群众自治与生育关怀行动项目包。加强群众自治示范村(居)的能力建设,确保80%以上村(居)能够开展计生工作,90%以上的村(居)修订完成村规民约,并落实乡级审查备案制度。继续开展“关怀计生困难家庭、关怀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关怀女孩健康成长、关怀基层计生工作者”系列活动,打造4个亲情关爱示范基地,覆盖60%以上的目标人群。新增2个青春健康俱乐部。救助计生困难家庭不低于100户。同时,推进国家、省、市、县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四级示范创建”活动,完成11个流动人口协会示范点的新建任务,并组织开展关怀关爱活动。
(九)妇幼健康及计生家庭能力发展项目包。围绕“全生命周期和三级预防”理念,为全市妇女儿童提供14项从出生到老年、涵盖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服务,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控制和减少出生缺陷。探索建立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廊坊市妇幼保健中心儿保科之间的合作机制,为全市80万名0-14岁儿童,提供精准化的生长发育干预与促进服务。继续推进“新家庭计划”项目试点,以“健康家庭”为主线,树立活动品牌。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均等化,开展“健康促进教育动车组”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十)“健康家庭”宣教与促进项目包。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健康中国战略为主线,开展十九大知识竞赛、“健康家庭”与“健康之星”评选、家庭亲子乐跑大赛、摄影竞赛等活动,营造共建共享“健康家庭”的浓厚氛围。与体育部门合作,整合卫生计生与体育资源,共建国民体质监测与健康促进项目,在市城区建成4个、各县(市)至少建成1个国民体质监测与健康促进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医体融合”的特色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