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动态
蓄势扬帆展翅飞
——廊坊开发区实现跨越发展纪实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作为助推廊坊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廊坊开发区该如何完成自身定位?又将如何实现新的发展?
1月30日,2018年廊坊开发区工作会议给出了答案:廊坊开发区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和市委全会精神的基础上,确定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经济强区、美丽新城。并将着力构建“一体两翼”的现代产业体系:“一体”即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体”,“两翼”即以现代服务业为“翼”,以未来产业和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翼”。
谋定而后动。2018年,廊坊开发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确定了2018年建设经济强区10件大事和建设美丽新城20件民心工程,明确了新时代廊坊开发区发展的总体目标定位:打好项目建设引进、产业转型升级、城区品质提升、生态环境治理、发展民生事业、优化营商环境等六场攻坚战,筑牢深化改革、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安全稳定、纪律作风等五个保障。
站在岁末年初的节点,回望廊坊开发区2017年波澜壮阔的经济发展局面,我们欣喜地看到,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基础设施突飞猛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主要经济指标领跑全市——2017年,廊坊开发区全部财政收入完成80.2亿元,总量全市第三,同比增长10.3%。
走新路、促转型,打造五大升级版,推进四项工程,夯实三个保障,廊坊开发区各方面工作都迈出了积极步伐、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全面深化产业转型,廊坊开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按照“整体产业做减法、重点产业做加法、高端要素做乘法、一般要素做除法”的思路,廊坊开发区紧紧抓住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在“转”字上持续用力,在“舍”字上保持定力,在“优”字上集中发力,聚焦重点领域积极提升产业层次,推动转型升级不断向纵深发展。
抓高端,提升“大智移云”产业首位度。按照市委把“大智移云”作为廊坊发展首位产业的定位,廊坊开发区以建设京津冀大数据试验区为契机,全面落实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华为、联通、润泽、京东、人保等“大智移云”龙头企业增资扩产、做大做强。
筑平台,狠抓现代服务业发展。廊坊开发区制定出台了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30条、高层次人才引进20条、创新创业扶持政策10条等促进政策,引进科大讯飞、浪潮大数据创客中心、腾讯互联网+双创社区、HTC加速器、中关村互联网文创园(廊坊园)、设计瑰谷、北理工VR产业研究院、智慧环境生态研究院等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目前,区内初步形成了以文化创意、众创空间、大数据应用、研发基地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平台,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下决心,强力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对标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经验做法,廊坊开发区着力把企业转型升级与优化结构、改善环境、提升功能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腾笼换鸟,舍掉“白菜帮子”,留住“菜心”,推动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
按照大气污染治理的要求,全面清查并形成386家占地企业情况底册,筛选确定100家低效企业,制定出台涉VOCs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促进政策,通过实施“四个一批”(提升一批、转移一批、退出一批、关停一批),有序疏解相关企业、优化生产工艺,倒逼二次创业、转型升级,切实提升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环境。
转型升级带动廊坊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2017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451亿元,同比增长1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80.2亿元,总量全市第三,同比增长1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全市第三;固定资产投资87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外资4.27亿美元,占全市五分之二,总量全市第一;出口总额53.96亿元,占全市三分之一,总量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6亿元,同比增长6.2%。新注册外资企业2家;新增“四上”企业17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9家,达64家;新增上市企业3家,达16家,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实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市区东北方向,经典的握手雕塑引导我们驶入廊坊开发区。新整修的新奥艺术大道崭新开阔、交通标识醒目清晰,两旁绿化林木色彩丰富、品位高端、错落有致,崭新的路灯整齐划一,绿色的共享单车鲜明夺目,重装的会展中心时尚端庄……一个大美开发区迎面而来。
作为历届“5·18”经洽会承办主阵地,廊坊开发区紧紧抓住承办“5·18”窗口期,贯彻“绿化、亮化、净化、美化”要求,不失时机持续推进美丽新城建设。北凤道西段、友谊路南段、艺术大道东段全面贯通,友谊路南延、广阳道西延加快施工,五横四纵快速路网体系基本形成。
保护生态就是改善民生。一年来,廊坊开发区全面落实省“1+18”政策体系和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各项任务,坚持大气污染防治深化、细化、常态化,科学治霾,精准治霾。
投资2270余万元,建立网格化精准监测平台,组建大气污染防治指挥调度中心,安装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设备211套,涉VOCs重点企业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设备。
关停取缔“小散乱污”企业102家,改造提升16家。拆除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330余台,全区完成6500户煤替代改造,安装壁挂炉7498台,群众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严格落实建筑工地“7个100%”施工要求,强化67个建设项目扬尘管控和施工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和控制扬尘。
2017年,全区PM2.5平均浓度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76%,超额完成目标任务(62微克/立方米),下降任务完成率全市第一;综合指数6.67,同比下降2.34%,实现了PM2.5浓度和综合指数双下降。2017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PM2.5平均浓度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4.8%,主城三区最好,为全市退出“倒排前十”作出了积极贡献。
实施凤河高速公路以东段和南营排干渠综合整治,出境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水污染治理工作在全市考核中取得优秀等次。
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大智移云”产业首位度进一步提升
“好神奇!能360度感知虚拟世界!”在中国(廊坊)虚拟现实产业加速中心体验区,戴上VR眼镜的市民发出惊呼。该中心由深圳邦创虚拟现实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进行建设,引进虚拟现实产业的优质项目,将成为国内知名、区域领先、特色鲜明的虚拟现实产业聚集区,为广大虚拟现实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激发大众创新创业活力。
“一座航母建筑群仅用150天!”作为今年“5·18”经洽会开幕式所在地,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的京津冀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闪耀亮相。“这个中心包括了国际会展、研发和双创等多种功能,将使未来的廊坊在京津冀大数据走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王克然介绍。
产业是开发区的命根子。如果说环境综合整治给开发区带来的是外在美,那么产业转型升级给开发区带来的则是内在美。建设美丽开发区,改革发展增活力,所有努力的目标指向,都是推进产业升级,打造产业升级版。
按照市委、市政府发展“大智移云”首位产业的要求,廊坊开发区全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版,全面提升“大智移云”产业首位度,奋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2017年,人保北方信息中心、京东亚洲一号、京东大数据中心、润泽三期等15个高端高质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08.4亿元,“大智移云”产业首位度再上新台阶。总投资8.84亿元的华为云计算中心三期、集中实验室二期建成投产,总投资16亿元、占地6.1万平方米的中国联通华北(廊坊)基地二期即将完工。
开发区数据中心面积达到44.8万平方米,机柜5.55万个、服务器45.7万台,整体规模全国领先。科大讯飞、京东大数据、一号店、浪潮、腾讯、HTC等大数据应用创新型项目落地实施,“大智移云”全产业链、全服务链、全治理链逐渐形成。
在2017年全市首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廊坊开发区15个重点项目破土动工,其中半数以上项目是“大智移云”产业项目。发展“大智移云”产业,廊坊开发区动作超前、基础扎实。
目前,产业园投资规模已达数百亿元,数据中心面积达到190万平方米,机柜两万架,服务器20余万台。润泽国际信息港、中国联通华北(廊坊)基地等一大批大数据产业龙头项目在产业园集聚。
蓄势扬帆展翅飞。作为推动廊坊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增长极、排头兵”,廊坊开发区将以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以厚积薄发的态势,向着经济强区、美丽新城的奋斗目标踏歌奋进,为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廊坊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