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

廊坊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7年04月10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字体: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二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和河北省气象局的领导下,全市气象部门紧密围绕廊坊“绿色、高端、率先、和谐”发展,着力发展安全气象、民生气象、经济气象和生态气象,成功应对了2012年“7·21”特大暴雨等重大气象灾害,圆满完成了“5·18”经洽会、“9·26”农交会、2015年“9·3”阅兵等重大气象服务保障任务,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三农气象服务和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气象保障工作,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日趋完善。市、县两级政府全部设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市级和7个县(市)相继成立气象灾害防御中心,气象信息服务站实现乡(镇)全覆盖,气象信息员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气象信息员(灾害应急联络员)队伍人员总数超过6000人,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体系延伸到村街、社区、重点企事业单位等。公布实施了《廊坊市暴雨灾害防御办法》《廊坊市暴雪大风寒潮大雾霾高温灾害防御办法》《廊坊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广泛开展气象灾害普查、风险管理和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气象防灾减灾成效显著。2012年,在应对“7·21”特大暴雨和10号台风“达维”抗洪抢险救灾中,我市多个单位和个人获省委、省政府表彰。

民生气象服务成效显著。以提高城乡服务覆盖面和公众满意度为着力点,强化气象服务惠民生工作。市、县两级政府均发布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70多种。市、县两级“12379”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国家、省级并网运行。建成广播、电视、报纸及网站、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电子屏、农村大喇叭广播等多渠道、全方位预报预警信息传播系统。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稳步提升,年均85.8分,公众气象服务经济效益年均4亿元。

专业气象服务效益明显。着力强化农业、水利、林业、交通、旅游等领域的专业气象服务,为700多家农业产业园区及合作社提供针对性、直通式气象服务,农业趋利避害效益显著。开展了智能、精准、便捷的交通、市政、供电气象服务,为企事业单位有效规避风险、提高生产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态建设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开展了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和雾、霾、沙尘等污染天气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气象与环保部门联合开展重污染天气预警、168小时空气污染指数(AQI)预报和6种污染物空气质量预报研究。实施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市级建成了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全市现有增雨火箭16部,其中4部为自动化火箭发射,每个县(市)建成了1个人工增雨标准化作业点,增雨(雪)作业成效显著。

2.气象基础业务能力显著提升

气象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初步建立了实时监测、短时临近预警、中短期预报、短期气候预测等业务体系,强化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和月内重要天气过程预测业务,进一步加强了精细预报预测业务,精细化预报格点间距达5公里并实现3小时滚动。强对流天气预警发布平均提前量达20分钟以上,全市72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平均达87.1%,月温度和降水气候预测质量分别为74分和70分。

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大幅提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体化、自动化、高分辨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快速推进。加大对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个台站基础设施条件基本满足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目前,全市建成风廓线雷达1部、大气成分观测系统3套、超声波风脉动仪1套、自动气象站和两(多)要素区域自动观测站145套、农田小气候站32套;酸雨观测站1个、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12个、总辐射和紫外线观测系统1套;气象观测的覆盖面和气象资料获取的时效性大大提高,为气象预报和气象服务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数据支撑。

3.气象科技和人才支撑能力明显提高

气象现代化人才支撑能力不断提高。以社会需求为引领凝练重大课题,调动优势资源攻关,在暴雨预报、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等关键技术和交通、电力、环境等专业气象服务领域取得了技术突破。气象部门承担市厅级科研项目17项,先后获廊坊市社会科学成果奖励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7篇。

大力加强气象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英才、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特聘专家和引智机制,改善人才结构。目前全市气象部门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1名,河北省气象局高层次人才1名,副研级高工8人,首席预报员2名,全市气象部门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78.9%,中高级职称人员占 60.3%。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的重大需求

1.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需求。随着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的加快推进,尤其是大气污染防治、保障水资源和水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环境气象服务、生态监测评估气象服务、气象工程技术服务以及气候和气候变化应用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气象部门必须尽快适应和服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要求,努力提升生态环境气象保障和服务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2.助力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廊坊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北京新机场等重大项目的建设运行对气象保障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智慧城市和新型城镇化、现代商贸物流等对专业化气象保障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要求气象部门紧紧围绕“推进供给侧改革、适应引领新常态”这一核心,靠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融入式发展。

3.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求。气象服务是一项体现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是政府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财富日益丰富,民生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公众气象服务已经成为群众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信息,深刻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计、安康及生活品质。气象部门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及时性、可用性和服务的覆盖面、时效性,实现服务民生、惠及民生。

4.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深化气象改革的需求。作为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试点单位,廊坊市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率先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精准实施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基本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努力实现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益的双提升。

(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十二五”期间,气象事业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与新常态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对照,气象事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一是防灾减灾、民生、经济协同发展、生态环境等气象保障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安全福祉的要求差距依然较大,一元供给、产品单一的气象服务已越来越不适应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消费趋势;二是大气立体观测和资料分析产品不精细,气象预报预警的准确率、分辨率、时效性、针对性不够,气象数据处理和共享应用能力滞后,气象基础业务的信息化水平落后,已不适应智慧气象发展;三是气象科技创新零散、碎片化、可用性低,开放合作和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 气象高层次领军人才数量、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要求差距依然较大;四是部分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条件仍不能满足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服务廊坊“十三五”期间实现“三个前列、两个翻番、一个提前”发展目标,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服务生产、服务决策;坚持以气象现代化为主线,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智慧气象;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依法发展、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新型气象事业发展体制机制,着力发展安全气象、民生气象、经济气象、生态气象,抓好重点重大工程,不断增强气象综合实力,为廊坊实现“绿色、高端、率先、和谐”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牵引。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把绿色发展贯彻到气象事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升气象服务民生、促进生产、支撑决策的能力和水平,让广大群众共享更高质量的气象服务成果,为推动产业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坚持科技引领。坚持气象现代化发展方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解制约气象事业发展的难题,大力推进气象信息化,发展智慧气象,全面提升气象科技含量;建立和完善行业内外的开放合作机制,促进全社会资源和气象信息充分利用和共享,提高气象科技合作质量。

坚持统筹协调。统筹规划、布局中央和地方现代气象业务,统筹中央、地方双重计划财务和资金保障,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协调气象业务、服务和管理,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服务社会化、工作法治化,实现气象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坚持依法行政。扎实推进气象法治建设,科学组织气象灾害防御和气象服务供给,规范社会气象行为,培育和监管社会气象服务市场,营造依法发展气象事业、履行气象职责、管理气象事务的法治环境。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成覆盖城乡、保障有力的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的现代基础气象业务体系,技术领先、支撑有力的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形成与国家气象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相适应,具有廊坊特色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综合实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气象灾害防御达到新水平。健全横到边、纵到底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责任体系,完善市、县两级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水平,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99%以上,年度经济损失降到GDP总量的1%以下。

公共气象服务开创新局面。发展“互联网+”气象服务,逐步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气象服务满意度稳定在85分以上。

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取得新进展。完善天地空相结合的网格化、立体综合观测系统,地面站点空间分辨率达到城区3公里、气象灾害易发区5公里、平原10公里。

气象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取得新突破。气象要素预报分辨率达到全市3公里和城市1公里,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到88%以上,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量达到30分钟,月温度和降水预测评分达到80分和72分。

基层台站建设迈出新步伐。基层台站基础设施条件满足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达到100%。

三、主要任务

(一)突出以人为本,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与责任体系建设。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实现县级气象灾害防御中心全覆盖和实体化运行,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城乡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内容;推进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和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加强覆盖城乡和重点企事业单位的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队伍建设;推进气象灾害防御地方性法规、预案及标准体系建设;完善部门间信息共享、应急联动机制,落实气象灾害防御主体责任。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完善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发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评估、区划业务,提高城乡规划及重大工程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水平;加强面向中小河流洪水、城市内涝、设施农业风灾等灾害的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提高气象灾害监测和风险预报预警能力;完善市、县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功能齐全、科学高效的灾害应急指挥系统,提升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防范能力。加强气象科普基础设施和示范项目建设,建设多元化气象科普平台,提高气象知识普及率,实现气象科普常态化。

加强应急气象保障能力建设。完善气象应急移动综合保障系统,针对重大社会活动、重大赛事等大型活动服务保障高标准要求,建立气象服务保障长效工作机制。制定灾害性天气应对措施规范,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气象保障能力。

(二)坚持需求引领,加强民生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推进气象服务均等化。强化公共气象服务政策保障,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地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标京津,逐步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以需求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产品,实现气象服务产品多样化、精细化,保持公众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完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提高气象信息发布能力,实现气象信息“发得出、传得快、收得到、用得好”。

发展智慧气象。全力推进“互联网+”气象,促进互联网创新成果与气象深度融合,实现观测智能、预报精准、服务开放;以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为突破口,推进气象公共服务数据化、在线化、均等化,实现智慧气象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现代农业等充分融合。

(三)围绕绿色发展,加强环境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气象服务。加强雾、霾等重污染天气的机理研究,建立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扩散模型及重污染发生的气象指标体系,完善空气质量、大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及重污染天气预警系统,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气象评估和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估服务,提高对大气污染防治决策的服务能力。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气象服务。围绕绿色廊坊攻坚行动,提升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等环境监测产品应用与服务能力;加强区域环境变化研究,为保护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开展森林、湿地等主要生态区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提升生态修复工程气象保障能力。

优化人工增雨(雪)业务布局,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提高人工影响天气装备保障水平和作业能力,发挥人工增雨(雪)缓解干旱、优化生态的积极作用。

(四)围绕供给侧改革,加强经济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强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强化基层气象服务组织建设,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气象监测预警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气象信息服务站行政村全覆盖,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气象保障能力,以及现代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服务能力。

加强交通、电力、物流、旅游等气象服务。推进气象与交通运输、公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开展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基于影响的交通气象预报预警指标体系及技术方法研究,拓宽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渠道,全面提升区域交通气象服务水平。围绕能源“节约、清洁、安全”发展需求,开展太阳能等气候资源普查和监测评估,强化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电网安全运行气象服务。加强物流气象服务,开发物流气象服务系统,实现天气预报产品、路况信息实时共享,提供物流线路的观测预报预警信息。加强与民政、教育等部门合作,进一步强化为市内各减灾示范社区、人口密集的较大社区、被市减灾委确认为应急避难场所的中小学校提供气象服务信息。

(五)深化科技内涵,加强气象综合观测能力建设

加快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提高大气及相关系统数据采集能力,发展网格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优化天气观测网,实现对天气的立体化、高覆盖观测,重点提升垂直观测能力;完善区域气象灾害观测网布局,提高中小尺度突发灾害监测能力;建立部门间大气观测站网规划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各类大气观测设施建设,提升农业、交通、水利、生态、环境、太阳能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气象观测能力;统筹应用社会化观测资源,加强全社会气象数据收集和共享。

加强装备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综合观测系统实时运行监控能力和气象探测设备的维护保障能力,实现全市气象通信网络和设备安全、高效、稳定运行。加强各类观测系统质量控制,实现气象观测站实时运行率达95%,气象观测数据可用率达99%。

(六)突出精准高效,加强气象预报预测能力建设

加强天气预报能力建设。以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为核心,开展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气象预报业务;发展基于影响的预报和基于风险的预警业务,完善临近预警、短时预报、中短期预报业务体系,发展以多源资料融合分析技术、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及客观化释用技术为核心的客观化精准化气象预报技术体系;建立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发展数值预报释用和集合预报技术,开展空间分辨率全市3公里和城市1公里气象要素预报业务,稳步提高24小时晴雨预报和气温预报准确率;完善灾害性天气监测和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提高灾害性天气分区预警准确率和预警时效。

(七)强化项目落地,加强台站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建设

认真落实《河北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扎实推进“一流台站”建设。按照在全省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基层气象台站业务用房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建设基层综合气象业务平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气象灾害防御指挥平台,升级改造基层气象台站信息网络系统,提高基层台站对气象现代化的基础支撑作用。

四、重点气象工程

围绕廊坊市重大发展战略,特别是针对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转型、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着眼气象事业发展重大任务,在“十三五”期间开展以下重点气象工程建设。

(一)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升级改造两要素区域气象站,在气象灾害易发区增建多要素区域气象站、微波辐射探测站等观测设备;健全大气探测业务和运行保障系统;完善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完成全市主要气象灾害风险精细化区划,建立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标准体系,建设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服务系统和灾害风险管理业务系统,升级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指挥和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完善市、县两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社区和单位,推进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在雷电多发区的医院、学校、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防雷示范工程。

(二)城市运行气象服务保障工程。完善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预测业务系统,优化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和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系统;建立基础信息、生活气象指标数据库,建设全媒体互动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制作与发布平台,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发布的高频次、广覆盖;推进城市气候服务和智慧城市气象服务,完善城区暴雨内涝风险预警与评估服务系统;优化城市供电、供暖等安全运行气象保障,建设新媒体交通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和气象、交通、交管信息共享系统。建立市级气象科普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打造精品气象科普产品。

(三)生态环境建设气象保障工程。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建设气溶胶激光雷达观测站、一类辐射自动站,升级大气成分观测站,完善大气成分观测体系,完善观测信息与相关部门共享机制;建立减排调控气象检验、评估系统,完善环境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及空气重污染气象条件预报预警系统。围绕生态修复,完善生态气象观测体系;建设卫星观测产品加工、处理、分析系统,完善大气遥感和陆面遥感产品综合应用系统。完善市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分析决策指挥系统,更新火箭发射和作业应用系统,升级改造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站点,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

(四)现代农业气象保障工程。建设省级农业气象服务分中心。在主要农作物、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农田小气候观测站,完善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网。建立完善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完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

(五)气象“一流台站”建设工程。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对业务支撑条件较差、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的气象台站进行升级改造,重点推进廊坊省级观测基地和气象科普基地建设,建设省级气象装备保障分中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落实。继续加强和完善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完善廊坊市政府和河北省气象局市厅联席会议制度,分别落实规划责任,共同落实规划任务;以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做好规划间的衔接;建立规划实施评估与动态修订机制,确保规划的落实与实施。

(二)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气象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开放的新型气象服务体系、先进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适应气象现代化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地方气象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的执行和应用,形成体系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规划落实体制机制。

(三)强化人才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以气象业务现代化急需的关键科技问题为导向,建立“订单式”科研立项、成果转化评价和业务准入机制,充分利用京津冀科技资源,组建气象科技创新团队,加快信息化等新科技成果应用。加强气象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英才、高技能人才、管理人才和专家队伍建设,为推进气象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四)加大资金投入,推动规划实施。按照事权划分和支出责任,进一步完善气象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争取河北省对重点工程项目给予建设资金支持,县级以上政府将气象事业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切实支持气象事业发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加强重点工程项目管理,保障气象规划项目稳定运行。

(五)健全法治体系,保障事业发展。完善法治体系,加强气象法治建设。依法加强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预警信息传播、人工影响天气、雷电防护等工作管理,充分发挥气象法律、法规对气象事业规划的政策支持作用,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