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廊坊>区县动态

区县动态

安次区法院:护航发展“三重奏”传递司法温度

2025年09月29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记者 张欢 滕雪叶 字体: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实践中,人民法院既是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更是企业在法治轨道上持续健康发展的护航者。今年以来,安次区人民法院紧扣打造省域先进法院的年度工作目标,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企业难题,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高效推进破产重整

助力困境企业“焕新生”

“企业要是破产,几百号工人丢饭碗,债权人利益难保,地方发展也受拖累。”一家位于廊坊高新区的明星企业,受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陷入发展瓶颈。对此,地方政府联合多部门研判破局之道。

安次区法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破产重整化解企业债务危机。开通破产案件“绿色通道”,完善府院联动机制,探索简易程序审理模式,精准分类施策,提升破产审判效能。

“他们有现成厂房设备、完整的生产线,加上多年积攒下的市场口碑和销售网络,完全具备造血功能,通过重整程序剥离债务包袱,可以挽救这家企业。”安次区法院民事审判庭负责人从司法角度提出建议,一场守护企业存续的“攻坚战”就此拉开帷幕。

承办法官多次带队赴外地与债务人股东沟通,既谈企业初心,更谈员工生计;既深入分析现状,又充分展示前景。同时,反复强调法律的严肃性。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重整计划草案获全票通过,重整投资人筹集资金清偿了债务,最终该企业摆脱困境,迎来新生。

在轰鸣声渐起的车间,一位见证企业从停工到复产全过程的老员工紧紧握住承办法官的手,用微微发颤的声音说:“看着流水线从停摆到满负荷运转,我这心情跟坐过山车似的!特别感激安次区法院,保住了企业,也保住了几百名职工的饭碗。如今机器转了,我们的心也踏实了!”

■创新司法助企服务举措 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

在司法实践中,安次区法院始终秉持维护法律权威与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并重的原则,不断创新司法助企举措。龙河法庭悬挂的“法护营商促增长,庭清政通惠万商”锦旗,正是安次区法院在涉企纠纷中主动作为、创新服务、助企纾困的生动体现。

受市场波动影响,辖区某企业接连卷入多起合同纠纷,各案件原告均申请了财产保全,导致企业基本账户被冻结,资金链几乎断裂,丧失了正常的经营能力。

在了解企业困境后,安次区法院第一时间启动涉企案件绿色通道,组织专班研判案情。

针对企业“保账户、保经营”的迫切需求,承办法官主动协调各案件原告,提出“见索即付保函”置换原保全措施的方案。由企业提供与保全金额等值的银行保函,若企业未按生效裁判履行义务,原告可凭保函直接获得偿付,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损,同时解除企业基本账户冻结,保障企业正常经营。最终,各案件原告与企业就该方案达成一致意见。

此项创新举措实现了多方共赢,相关原告方的合法权益因保函机制得到充分保障,企业因账户解封重获发展动能,司法温度化作企业发展信心。

■诉讼服务加速提档升级 打通司法便民“快车道”

“公司平时业务繁忙,真没太多时间耗在诉讼流程上。法院的网上立案太方便了,不用跑现场,材料线上传,审查还这么快,让我们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能专心搞生产经营。”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

今年年初,该公司因一起合同纠纷需要提起诉讼。公司法务人员原本以为要多次往返法院递交材料,没想到通过网上立案平台提交相关信息后,不到一天就收到立案通过的通知。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安次区法院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推行“现场立、自助立、网上立、邮寄立、跨域立”五位一体诉讼服务模式,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为企业专注生产经营解决后顾之忧。据统计,今年以来,安次区法院通过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共办理涉企立案5400余件,平均立案时长仅1天。

从破产重整的高效推进,到司法助企的创新举措,再到诉讼服务的提档升级,安次区法院始终坚守“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初心,用一系列务实行动和举措,为企业传递司法力量与温度,奏响司法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重奏”。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