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动态
我市举行企业汇率避险奖励资金 颁发仪式暨外汇政策宣讲活动
财政外汇联动护航 共筑汇率风险屏障
图为企业汇率避险奖励资金颁发仪式现场。记者 陈童 摄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深入推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国家外汇管理局廊坊市分局联合市财政局、人行廊坊市分行共同举行了全市企业汇率避险奖励资金颁发仪式暨外汇政策宣讲会。
廊坊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需求迫切。此次活动旨在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支持外贸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的有关指示精神,更好回应企业需求,根据《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廊坊市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廊政办规〔2025〕2号)等文件要求,国家外汇管理局廊坊市分局、市财政局、人行廊坊市分行联合制定了《廊坊市“政汇银”合作支持企业汇率避险奖励机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政汇银”合作机制),对首次办理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业务企业奖励1000元,“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企业首办奖励2000元,履约金额按每万美元奖励100元标准,年度最高奖励10万元。
据统计,经过前期申报、审核、公示等环节,我市第一期汇率避险奖励共有24家企业获得奖励资金,奖励金额总计22.4万元。截至目前,第一期奖励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通过首办户奖励和总额定标奖励两项机制,降低了企业汇率避险资金成本,有效提高了企业主动管理汇率风险的能力,进而全面推动我市外向型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政策亮点突出 拨付效率更高
“政汇银”合作机制具有奖励标准高、覆盖范围广、资金拨付快等诸多显著优势。
奖励包含了首办户奖励和总额定标奖励两项机制,既发挥了大型企业的规模效应,又充分激励了中小微企业积极参与汇率风险管理。其中,年度避险规模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可获得最高奖励10万元。
奖励范围涵盖全市所有外贸企业,且是全省首家对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出奖励的机制,是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让便利政策加力增效的切实举措。
此外,对比其他地区的压年或半年兑付方式,我市采取按季度审核兑付,最大限度缩短了政策兑现周期,实现了奖励资金的直达快享。
●政策赋能银企 合力稳控风险
银行机构普遍认为,“政汇银”合作机制通过“政府+市场”双轮驱动,既降低了企业避险成本,又通过人民银行、外汇局直接拨付资金提升了政策落地效率,有效激发了银企合作拓展衍生品业务的主动性,尤其是对中小微和“专精特新”企业的精准覆盖,有效缓解了企业“不敢做、不会做”的顾虑。
相关企业则反馈,此项机制聚焦“实惠”与“便利”,直接降低了企业的财务成本,银行配套“一对一”服务和定制化方案,让原本因流程复杂、专业门槛高而“不愿做”的企业增加了主动管理汇率风险的积极性。
毋庸置疑,“政汇银”合作机制通过“真金白银”激励与精准服务协调,显著提升了银企合力稳控汇率风险的能力,必将成为推动财政金融合力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抓手。
人行廊坊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廊坊市分局局长夏俊峰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始终将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作为维护金融安全、助力高水平开放的核心任务,以“五个强化”为抓手,精准发力,推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提质增效。截至7月末,全市外汇衍生品签约金额5.1亿美元,套保率20.21%,位居全省第二。下一步,将全面聚焦政策集成,联动相关职能部门,放大“政汇银”合作机制激励效应,推动“政府+市场”双轮驱动,让“廊坊模式”奖励政策持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聚焦科技赋能,大力推广“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结算+融资+避险”的“一站式”方案,将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服务企业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保单融资、融资授信与汇率风险管理服务等情况制作成案例,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扩大宣传普及范围和参与程度。聚焦产业集群,针对重点特色产业集群,开展“1对1指导+N对1服务”,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风险评估、市场调研等服务,补齐企业发展短板,激发外汇政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