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廊坊>本市动态

本市动态

东北83个黑土地重点保护县(市、区、旗)地表基质调查完成
 “耕地中的大熊猫”首次有了“量化认定”

2025年09月07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记者 郭京泉 陈正 通讯员 张绍锋 李翠玲 字体:  

近日,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获悉,覆盖我国东北83个黑土地重点保护县(市、区、旗)的地表基质调查任务完成,《中国东北83个黑土地重点保护县地表基质调查成果》发布。此次调查系统查清了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区地表基质资源“家底”,为黑土地保护利用、耕地质量提升、后备资源拓展、碳储能力评估等提供了科学支撑。

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区是世界三大经典黑土区之一,粮食产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

近年来,我国东北黑土地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一些地方处于利用过度、透支严重的不健康状态,面临着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结构变差、微生物数量减少等突出问题。为全面系统地掌握我国黑土地分布、结构、质量、利用状况等信息,2022年,我国首次启动东北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

此次调查任务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牵头,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等5家单位承担,历时3年。调查范围覆盖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共83个县(市、区、旗),总面积41.17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黑土地总面积的38%。

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技术方法室负责人任柄璋介绍,黑土地的边界长期缺乏统一标准,此次调查按照“黑土层厚度≥20厘米、有机质含量≥15克/千克”的指标,首次划定了黑土地的“可量化边界”,圈定了黑土地分布面积38.75万平方千米,约占调查面积的94%。

此次调查划定了黑土地的稳定区、较稳定区、脆弱区以及退化区,稳定与较稳定区(面积)占比86.34%,黑土地质量中等及以上区面积占比88.66%。根据16853个2米深度钻孔获取的28514个地表基质样品数据,计算得到2米以浅地表基质层全碳总储量为34.01亿吨,其中有机碳总储量为21.17亿吨。

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副总工程师侯红星表示,调查发现,黑土地的水土侵蚀、沙化、盐碱化等退化问题与地表基质结构类型密切相关,将为精准治理提供新视角。调查相关成果可为开展黑土地分等定级、建档立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目前,项目成果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黑土地剥离工程、后备耕地遴选、耕地质量管理等多个场景中应用推广。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