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动态
我市全力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近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把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粮食生产的关键措施,为粮食增产提供有力支撑。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为抓手,全力以赴保障粮食丰收。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国家和省级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我市结合实际,制定印发《2025年廊坊市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以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作物为重点,通过选优品种、整好农田、引进良机、采用良法,推广合理密植、精细化播种、分次精准施肥、适期晚收等关键技术和措施,推动单产提升取得实效。
我市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重点放在田内,优先在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粮食产量高和增产潜力大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田耕作效率。针对农田沟渠“缺、断、浅、堵”等问题,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科学布局田间灌溉与排水设施,力争打通排灌堵点、断点,提高灌溉效率和排涝能力。
今年全市争取上级粮食生产资金5600余万元,支持三河、香河、安次、广阳、固安等县(市、区)69家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开展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支持三河、固安整建制推进小麦单产提升;支持香河开展10万亩以上玉米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支持霸州建设玉米密植高产配套的智能水肥一体化农田10万亩;支持永清打造10万亩种养循环试点示范田。项目资金主要聚焦打造高产万亩示范片、千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通过奖补调动种植主体充分挖掘地、种、肥、药各要素,培育一批“吨半粮”田,示范带动全市粮食均衡增产。
全市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和承保农险公司密切配合,全面推广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完成成本保险,提高了损失赔偿比例,提升了种植户对自然灾害的抗风险能力。农业农村、气象、水利等部门加强联动,通过微信群实时传达灾害天气预警信息,灾前将信息传递给种植户,农业技术服务队伍指导种植户采取防范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全市植保队伍加密病虫害监测频次,提升预测预报精准度,用好防控资金,适时开展“一喷三防”、统防统治,指导做好应急防治,力争将病虫害导致产量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通过政策推动、技术支撑和体系保障,我市全力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为粮食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