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廊坊>本市动态

本市动态

大城:5家非国有博物馆形成 互补性文化矩阵

2025年07月30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记者 杨雅淇 通讯员 邓建民 字体:  

近日,大城县一家口才艺术培训机构的小学员们走进大城县佰利博物馆进行暑期实战演练。他们化身讲解员,站在博物馆展台前,将课本里的历史知识转化为生动的讲述,用声音为文物“注入”新的生命力。

“在博物馆讲解过程中,我仿佛穿越时空跟历史对话。这次经历让我对文化传播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期待更多小朋友走进这座充满宝藏的博物馆。”小讲解员们表示,在讲解中学习了很多文物知识,如一件玉器的纹饰如何暗示等级,一枚古币的形制怎样反映经济变迁,比阅读书本多了几分鲜活与深刻。

这是大城县非国有博物馆发挥自身优势、丰富公共文化供给、服务社会公众的生动实践。“博物馆从今年3月份开馆以来,已经接待参观5000多人次。另外,我们还和有关学校、培训机构合作,进行科普教育宣传,打造青少年培训实践基地,让‘高大上’的博物馆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以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大城县佰利博物馆馆长李志强说。

近年来,大城县涌现出5家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居全市前列。从私家珍藏到社会共享,非国有博物馆呈现多元化、多样化发展。它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发挥社会教育职能,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大城县红色文献收藏馆以“用文献讲述党史”为宗旨,收藏陈列了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献,其中不乏稀有版本《青年杂志》创刊号、《共产党》月刊全六册、英文版《神灵之手》等。该馆通过收藏党史文献资料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免费接待社会各界参观学习。意在“存史、资政、育人”,激发参观人员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热情。今年“七一”前后,县内外多个单位的党员干部相继到此参观学习,汲取奋进力量。

而另一所非国有博物馆正德发红木家具艺术博物馆则聚焦于展示红木家具历史文化和艺术,同时积极适应现代文旅发展需求,开展互动体验项目。观众可以参与红木家具的制作过程,在工匠师傅的指导下,尝试使用传统工具进行木材加工、雕刻、打磨等工序,亲身体验红木家具制作的艰辛与乐趣。

为传承红木家具传统工艺,正德发红木家具艺术博物馆还定期举办传统工艺培训班,邀请资深工匠授课,培养新一代工艺人才。此外,该博物馆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红木家具讲座、雕刻技艺表演等,让游客在欣赏藏品的同时,学习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传统技艺。

此外,以节能材料和技术为主题的大城县绝热节能材料博物馆,侧重艺术教育和文化传播的大城县国画艺术博物馆,与前述三家博物馆,聚焦地方特色文化和社会教育资源,在大城形成了互补性的文化矩阵。

大城县非国有博物馆不仅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和科普教育基地,各具特色的活动也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大城县文广旅局将继续挖掘和利用民间资源,支持和鼓励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在拓展服务上下功夫,更好满足公共文化需求,让非国有博物馆为城市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