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廊坊>区县动态

区县动态

永清农旅融合让京津冀游客尽享“诗与远方”

2025年07月29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记者 王静 通讯员 庞趁友 字体:  

在茂密森林中漫步放空自我、在农家乐餐馆尽享美食、在田间地头体验采摘乐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到永清度假、遛娃、放松。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永清已成为京津冀游客的休闲好去处。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旅融合正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永清县紧紧抓住旅游产业这一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切入点”和融入京津的“激活点”,在农旅融合上持续发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等消费新业态,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发展休闲采摘 打造农旅融合新体验

盛夏时节,果实飘香。在永清县后奕镇西庞各庄村的艳芬家庭农场,一棵枝繁叶茂的“葡萄树”如同一把巨大的绿伞,成为整个农场的焦点。这棵树龄近百年的“葡萄王”枝干虬曲苍劲,却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一串串葡萄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别有一番景致。

该农场负责人王艳芬正带着游客们参观这棵传奇的“葡萄树”。“这棵树可是我们农场的宝贝,今年结了500多公斤葡萄,吃起来又甜又鲜!”她自豪地说。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惊叹声此起彼伏。

在采摘区,游客们在藤蔓交错的葡萄架下穿梭,手中的果篮很快便装得沉甸甸的。

“今天带孩子一起来的,这里的葡萄很甜,环境很好,孩子也玩得开心。”天津游客陈凯一边采摘,一边和孩子互动。

艳芬家庭农场2015年成立,逐渐建立了200余亩的现代设施新品种种植推广基地,主打草炭富硒葡萄种植,有阳光玫瑰、妮娜皇后、浪漫红颜等多个品种。优良的葡萄品质和良好的环境,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周边游客前来游玩采摘。农场先后获评省级家庭农场、省级休闲采摘园、河北省健康示范采摘基地、联合国化学地球大数据绿色土地示范基地。

作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第一批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县,近年来,永清县充分发挥毗邻京津优势,推进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葡萄园、西瓜基地等特色种植基地遍地开花,吸引京津及周边游客前来休闲采摘,农旅协同共进、相得益彰,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加强文化赋能 走出农旅融合新路子

在永清县别古庄镇核雕小镇的一间间核雕工作室,艺人们正专注地雕刻着手中的橄榄核。一颗颗小小的橄榄核,在他们手中逐渐呈现出精美的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

“我是从北京过来的,早就听说永清核雕很有名,这些核雕作品太精美了,让我对核雕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游客李一珊兴奋地说。

据核雕艺人王千星介绍,这里的核雕作品都是纯手工制作。小镇定期举办核雕展览和技艺比赛,吸引京津冀及其他地区的核雕爱好者和游客前来交流、观赏,有效带动外地游客来永清旅游,核雕产业也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永清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农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注重将历史文化与农业、旅游有机结合。在宋辽战争时期,永清作为宋辽双方交战缓冲地带,保存了白石塔、宋辽古战道等国家级文物古迹,杨家将的故事广为流传。

如今,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被充分挖掘利用,融入农旅项目中。在宋辽古战道景区,游客们沿着幽暗的古战道前行,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的战场,感受历史的沧桑变迁。

永清县积极挖掘现代文化资源,建成李兰亭纪念馆、贾广健艺术馆等旅游景点,展示当地名人的艺术成就和文化贡献。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推出以杨家将人物为内容的“宋辽文化系列茶具”,荣获2014年“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银奖。这些文化元素的融入,让永清旅游产业更具内涵和吸引力。

“每年桃花节我们都会来拍照打卡,这里不但有精彩的节目,还有好多娱乐项目,来此放松心情是不错的选择。”来自霸州的游客张秋瑞谈到永清桃花节赞不绝口。

永清县依托万亩桃园等资源,先后推出“桃花节”等一批特色文化活动。桃花节上,除了欣赏美丽的桃花,还有民俗展演、非遗展示、书画采风、美食市集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非遗展示区,核雕、景泰蓝等非遗手工艺品吸引众多游客的目光;美食市集上,永清烧饼、后奕香肠等特色美食香气四溢,让游客们大饱口福。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