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廊坊>本市动态

本市动态

开辟发展新赛道 塑造发展新动能
——廊坊开发区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融入京津中加快高质量发展

2025年07月22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记者 马珉璐 通讯员 陈哲 字体:  

精雕数控机床、热景生物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投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廊坊城市航站楼服务京津冀三地……近年来,廊坊开发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牢牢牵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主动对接京津,聚焦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廊坊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姚振辉介绍,廊坊开发区通过不断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融入京津中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

1、产业协同,构建区域发展新动能

显示屏上指令不断跳动,随着球头铣刀不停移动和切削,汽车发动机缸体模具镶件逐渐成形……近日,在位于廊坊开发区的廊坊精雕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一名工程师熟练运用数控系统和软件,展示五轴数控机床的“微米级”加工工艺。

“2014年,我们将生产装配基地从北京搬迁到廊坊,在关键技术上不断突破,自主研发的五轴数控机床系列产品打破国外垄断。”该公司总经理黄海介绍,11年来,公司先后建成投产数控机床制造基地一期、二期、三期项目,如今可年产1.08万台中型精雕机,“微米级”加工工艺全球领先,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8.7%。

近年来,廊坊开发区瞄准现代商贸物流、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生命科学、休闲文旅“1+1+4”主导产业,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和京津产业转移项目。截至目前,该区已承接京津转移重点项目127个,总投资达1090.33亿元。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廊坊开发区正成为国内外物流头部企业的优选地。“我们采用自动识别、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整体运营效率较以往提升3倍。目前日均单量25万单,高峰期可达50万单,成为京东物流华北地区重要的运营节点。”京东物流廊坊“亚洲一号”仓储负责人高淦说。

锚定建设物流强区发展目标,廊坊开发区推动项目招大引强、产业提级聚能、业态加速融合,加速打造背靠京津、辐射全国的现代化商贸物流产业集群。除京东物流外,顺丰速运、宝湾物流等头部物流企业近年来纷纷落户,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高地加快崛起。

今年,廊坊开发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工作稳步推进。上半年,廊坊开发区共引进京津产业转移企业及重点项目21个,总投资146.25亿元。廊坊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带队赴北京兰德集团、北京北方职业教育集团、中铁投资建设集团、北京海沃斯医疗科技公司等企业开展拜访对接活动20余次,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带队赴京津开展招商引资对接推介活动50余次。

2协同创新,发力发展新赛道

近日,在位于廊坊开发区的热景(廊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试剂研发实验室里,研发人员正在对细胞因子项目进行优化实验。目前,该公司在细胞因子项目上已成功研发13个子项目产品并推向市场,填补了国内化学发光技术检测细胞因子项目的技术空白。

该公司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代表性项目,建有国内领先的全场景免疫诊断技术平台,承接仪器、试剂研发转化项目6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27项,目前已发展成为我省体外诊断领域龙头企业。

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廊坊增材制造分公司的研发中心在北京,生产制造在廊坊开发区。该公司全面突破了激光选区熔化、激光熔化沉积、电弧熔丝沉积等先进工艺。

聚焦“北京总部研发+开发区孵化转化”,廊坊开发区全方位对接北京产业链、创新链配套需求,加快制造和配套服务环节协同步伐,推动科研成果在域内“首发首试”和应用转化,借势发展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生命科学等主导产业。2024年,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4亿元,其中吸纳京津技术合同8项、成交额16亿元。

加速“京津研发、廊坊孵化转化产业化”,廊坊开发区一方面鼓励区内企业“走出去”,深入对接京津创新资源,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该区应用转化;另一方面,将京津科研院所、高校“引进来”,全力构建科技创新良好生态。

在“引进来”方面,廊坊开发区尤其注重引入“国家队”。该区通过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四所一局两院”、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等科研平台的联系合作,全面加快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步伐。

以“科技引领+协同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廊坊开发区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升级创标、研发平台协同共建、京津资源深度对接等专项行动,全面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

姚振辉介绍,廊坊开发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强主体、建平台、促转化、聚人才,闯出了“科技引领+协同创新”的新路子。

3公服共享,释放一体化民生福利

“在第三十五中学剧场内,游客和演员一道进入教室,坐在座位上,通过互动共同完成剧目演出;走进真亦假剧场,游客可以来到后台,近距离观看各演出部门的工作流程……在这里,我们看戏,也演戏,这感觉真过瘾!”近日,专程赶到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看剧的北京游客张薇兴奋地说。

自2023年7月正式运营以来,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以独特魅力赢得游客青睐。截至目前,这里接待游客逾180万人次,完成戏剧演出1.8万场,观演近900万人次,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活力,成为京津冀文化艺术的新地标。

近年来,廊坊开发区以发展全时全季全域旅游为方向,聚焦旅游度假、文化创意和休闲食品产业,积极推进展览、游览、餐饮、住宿、休闲等多业态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区、旅游强区,努力打造京津冀周末休闲旅游首选目的地。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满足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的重点项目。“北京总院的专家每周都会到这里出诊,患者就医信息与北京总院互联互通,北京、廊坊两院区之间还有定制公交车,患者就诊更便捷、治疗更安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内镜科主任医师姚方介绍。

除了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廊坊开发区还加快建设“智慧+医养结合、主动健康与慢病管理”服务模式的智慧养老社区,并将京津冀区域内三级和二级定点医疗机构纳入互认范围,进一步扩大京津冀区域异地就医范围,全力推动医疗卫生协同高质量发展。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目前,位于廊坊开发区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廊坊城市航站楼,成为华北地区首座服务京津冀三地的城市航站楼,可为旅客提供集值机、行李安检、行李托运、机场巴士于一体的顺畅乘机服务;怀兴城际铁路廊兴段廊坊北站开通运营后,进一步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

给企业发展和群众生活带来便利的,还有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廊坊开发区税务局成立协同发展工作专班,建立《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企业“一企一专班”工作台账》,为来廊坊开发区的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行政审批局设置“跨区域通办”综合窗口,解决企业、群众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经营和异地办理问题……

“通过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廊坊开发区进一步增强了对京津项目的吸引力、承载力,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有发展。”姚振辉表示,下半年,廊坊开发区将坚持把服务和融入重大国家战略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形成央企承接快速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持续加速、区域融合发展不断优化的良好局面。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