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动态
我市各部门积极有效应对强降雨天气
根据最新监测资料统计,7月19日20时—20日16时,全市平均降水量22.3毫米,最大降水量46.4毫米,出现在文安县赵各庄镇。最大小时降水量为18.9毫米,出现在三河市燕郊镇。我市辖区最大降水量34.8毫米,出现在安次区官董泵站,最大小时降水量12.8毫米,出现在广阳区墨其营泵站。
为积极应对此次强降水,我市各地各部门全面压紧压实防汛排涝责任,坚守岗位,及时调度,排水除险,扎实细致做好各项工作,筑牢防汛“堤坝”,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市气象局于7月19日11时25分启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暴雨)IV级应急响应,充分利用“廊坊气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和手机短信、微信等手段开展递进式服务。与应急、城管、供电等单位及时共享和沟通信息。通过各类工作联系群及时通报天气形势分析和雨情信息。
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国网廊坊供电公司周密部署、压实责任,组织工作人员对供电区域重要线路全面开展特殊巡视,重点对辖区内低洼地段、河道周边的输配电线路、变电站、电杆基础、地下配电站房等设备设施进行“地毯式”排查,不放过任何死角。对线路通道内树木隐患、杆塔基础稳固性、排水系统畅通情况等进行细致检查,为汛期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筑牢基础。同时,该公司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备足抢修力量、物资和应急发电装备,密切跟踪天气变化和电网负荷情况,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行动,结合当前生产实际,做好充分准备,全力应对,使可能出现的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在雨前挖好排水沟,并及时对大沟大渠进行一次加固检修,及时清理田内排水沟,做到及时排除地面积水。雨后做到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及时清淤,排除田间积水,以防植株根系长时间缺氧而引起早衰,对于春玉米发生根倒的植株及时扶正、培土,使其尽快恢复生长。强降雨过后可能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引导农户在雨后及时追施速效氮肥,以弥补养分流失而造成供应不足,雨后因田间湿度较大,对于易引起病害的发生,引导农户做到及时进行防治。
市水利局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工情,与应急、气象、水文等部门联合会商,分析研判本次降雨形势,及时调度各县(市、区)水利部门,严肃值班纪律,压实防汛责任。提早开展航拍筛查全市行洪河道防汛隐患工作,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科学调度水利工程,打开节制涵闸,提前预泄洪水;关闭引水闸涵,防止洪水倒灌;调度钢坝、橡胶坝塌坝运行,严禁超高超压运用;开启排涝泵站,全力排除沥水。
市城管行政执法局迅速行动,全力做好城区防汛工作。市政中心各巡视队对常青路、建设南路、和平路、瑞丰道等路段雨情进行巡查。艺术大道、文明路积水点安排应急排水队、设备就位,开展排水作业。执法支队各大队执法人员迅速到达地道桥、易积水点位值守。市环卫中心及时督导三区环卫部门做好降雨天气应对工作,对城市道路重点点位加强盯守,三区环卫部门一线环卫工人全员到岗,并安排14辆环卫作业车辆做好应急保障,有效清理水篦子周边垃圾杂物,配合市政部门做好道路推水排水工作。对有槐树的道路加强清理,及时清扫路面上的槐树花,以保持道路环境的整洁。出动湿扫车、道路养护车,做好雨后受污染路面清洗、冲洗工作。
雨情就是警情,廊坊交警迅速启动雨天应急预案。执勤民辅警提前到岗,分布在市区各主要路口、地道桥及易积水路段。他们身着雨衣,在风雨中指挥交通,引导车辆有序通行,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车距,同时加大重点路段巡逻管控力度,及时排查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