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动态
变废为“能”向绿而行 固安恩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日发电量可“点亮”5万户家庭
在固安恩菲中央控制区,整个垃圾焚烧发电过程在这里实现集中自动化控制。本报记者 吴琼 摄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5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入选名单,我市推荐的固安恩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教育基地成为全省唯一一家榜上有名的绿色低碳教育基地。
6月30日上午,几辆垃圾车载着城市生活垃圾,缓缓驶入固安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地磅计重后经4个卸料门进入垃圾仓,将生活垃圾倒进垃圾仓内。现场工作人员表示,垃圾车辆进出时,车身外部要保持清洁,运输途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卸料大厅装有生物除臭系统,自动喷淋。垃圾仓是全封闭结构,仓内保持负压状态,确保臭气不外溢。
进入垃圾仓后,生活垃圾将在仓内堆放发酵。垃圾在储存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有机物、高氨氮、高盐分的废水,经过渗滤液系统处理后,废水可以实现“去污还清”。该系统拥有每天500吨的处理能力,采用“预处理+厌氧处理+超滤+纳滤”工艺,渗透处理后的达标水再回至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循环利用,浓缩液回喷焚烧炉焚烧处理,从而达标排放。固安恩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星表示:“目前,固安恩菲每天可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服务固安县域13个乡镇园区,每日发电量可满足5万户家庭用电需求,每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万吨左右,相当于多种植100万棵树。”
据了解,固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于2021年9月建成投产,是固安恩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的重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固安恩菲隶属的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具备垃圾焚烧发电咨询、设计、建设、投资、运营综合能力的企业,承担了国内超过60%的垃圾焚烧发电设计项目。
走进固安恩菲科普展厅,参观者近距离了解生活垃圾从“生态包袱”到“绿色能源”的蜕变过程,深刻感受科技创新对环境保护的推动作用。在绿色行动展区,展台上展示的布袋除尘器滤袋是耐高温耐酸碱的纯PTFE覆膜布袋。它具有非常强的过滤性能,除尘率达99.99%,相当于给烟气戴上了“N95口罩”,可以将颗粒物排放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5毫克以下。
在固安恩菲中央控制区,整个垃圾焚烧发电过程在这里实现集中自动化控制。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种工艺设备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标注着执行机构、阀门的行程位置,记录着烟气排放的环保指标等各种实时数据。其中的烟气净化系统,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炉内脱硝+半干法脱酸反应塔+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SCR”技术组合,确保烟气排放全面优于国家标准。中央控制区在线监测实时数据,与国家、省、市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并在厂区门口公示,让公众随时了解环保排放情况。
探秘垃圾的“电能变身”科普,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知识;低碳环保科普讲座为公众讲解最新的环保技术和政策;市民亲手体验变废为宝的奇妙过程,同时深入了解垃圾焚烧背后的科技奥秘……固安恩菲定期举办开放日、科普讲座等相关活动,以激发公众对环保事业的热情。自2022年运营以来,已接待参观人员700余人次,被我市列为“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并获评“河北省健康企业”。
王星表示:“当前,我们正在积极响应河北省环保绩效创A政策,并将创A工作纳入公司今年努力的目标。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不断提升环保设施水平和管理水平,努力成为河北省环保标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