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动态
有序承接 协同创新
廊坊加快构建与京津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在京津冀携手发展新质生产力展区,由北京洛必德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固安基地生产的一台机器人,让参观者眼前一亮。
这台机器人名叫安珂尔,不仅能远程问诊、连接心电智能手表、实时上传健康检测数据,还能主动走到老人身边提醒他们吃药。
“我们给机器人配置了高清摄像头,可以及时发现老人是否跌倒,并设有一键SOS功能,提供紧急求救服务。”北京洛必德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产品官戴中原说。
安珂尔机器人将在固安量产。“去年,我们考虑建设生产基地的时候,有很多地方政府抛来了橄榄枝,但最后我们还是决定落在固安。”戴中原说,固安离北京更近,研发和生产能更好地互动起来。
近年来,我市紧紧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把产业协同发展作为重要着力点,聚焦京津“摆不下、离不开、走不远”的产业,积极构建与京津优势互补的产业链条,促进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做大龙头 物畅商通
日前,我市正式发布《提升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十条措施》),破解商贸物流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痛点堵点问题,支持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出台的《十条措施》,旨在进一步降成本、提质效、优服务、塑环境,助力廊坊加快打造世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市商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十条措施》从加速总部企业集聚发展、支持快递企业做优做强、引导商贸物流企业创新升级、培育电商主体加速发展、加快物流枢纽建设、提升交通运输承载力、推动物流智慧化发展、加强项目用地保障、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加大人才智力支撑等十个方面明确支持举措。
近年来,我市把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确立为全市“一号工程”,锚定“集聚、提升、国际化”的目标,加快培育壮大快递区域总部、供应链物流、冷链物流、管道物流、环京津商贸产业集散中心五大产业集群。
近日,在位于广阳经济开发区的中通快递北方总部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车辆穿梭,工人们正在各岗位有序施工,确保项目早日建成交付使用。
中通快递作为国内快递物流行业的头部企业,2022年在广阳区投资建设企业最大的转运中心,全力打造对接京津冀、辐射北方区域的高端智慧供应链枢纽,为廊坊现代商贸物流产业提质增效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目前,该项目7栋单体建筑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正进行室内外装修,预计今年8月交付使用。
“项目总投资11亿元,主要建设智能物流分拣中心、跨境电商中心、国际航空中心及智慧云仓配中心、智慧冷链中心等。”中通快递北方总部项目负责人江权介绍,该项目投产后,将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智慧物流分拣系统,打造中通快递集团最大的转运中心。
目前,我市已成为全省区域性分拨中心和区域快递总部最多的城市,“三通一达”等8家龙头企业在这里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拨中心,快递行业“南有青浦、北有廊坊”的格局初步形成。
2024年,我市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增加值948.8亿元,增速9.2%,占GDP比重24.3%,比2023年提高6.8个百分点,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得益于快递龙头企业加速聚集,以及‘快递+科技’‘快递+产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形成,‘小快递’在廊坊越跑越快。”市邮政管理局局长张惠荣介绍,2024年,我市快递业务量突破17亿件,同比增长39%。
日益完善的商贸物流网络,帮助廊坊企业进一步拓展了市场,同时也吸引更多相关企业入驻廊坊,为廊坊产业集群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字蓝海 算力赋能
“我们选择落户廊坊,除廊坊有北临北京、东与天津交界等区位优势外,当地强大的算力资源及‘算力券’的优惠政策,也有着一定吸引力。”日前,广监云(廊坊)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强说。
马强所在的公司2024年9月落户廊坊,主要进行应急安全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他认为,对于人工智能企业来说,算力是关键资源。“算力券”这一优惠政策的推出,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尤其是在处理海量数据等方面,提供了充足的算力支持,有效缩短了研发周期。
在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显示屏上实时展示着相关企业的算力使用情况。
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首批纳入中国算力网、首个全栈国产化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公共基础设施。河北智能计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紫铜介绍,“目前,中心主要服务于京津冀以及江苏、广东、福建等地的150多家客户,涉及科研院所、高校、互联网公司等。”
培育一个龙头,带出一串链条,形成一片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市算力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算力生态建设持续完善,百信、联泰、同飞等上游硬件制造企业,华通科技、河北志晟、申江万国等20余家下游行业应用企业纷纷落户。
在加快产业聚集的同时,我市全力构建算力算法数据生态,探索“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以算力赋能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结合现代商贸物流、电子信息、文旅康养、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基础,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去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700亿元,同比增长15%。
竞技空天 逐梦星河
近日,位于临空经济区(廊坊)的星河动力商业火箭高精尖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项目建成后,我们将新设4条生产线,以满足生产需要。另外,我们还将运用增材制造相关技术,最大限度减轻火箭重量,降低发射成本。”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施工负责人辛彦武说。
星河动力商业火箭高精尖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项目主要建设两栋厂房、一栋研发楼和其他附属设施。项目整体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商业火箭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并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落户廊坊临空经济区,形成中国北方最大规模的商业火箭产业生态圈、创新产业链。
作为全市发展航空科创服务产业的“主攻点”,临空经济区(廊坊)借助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枢纽能级优势,大力发展航空科创相关产业,重点引进临空指向性强、航空关联度高的主导产业。
我市正依托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加速培育打造集研发、生产、运营、维护、培训于一体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近日,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项目现场,几十辆工程车来回穿梭,各类机械设备高效运转,全力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总投资30.28亿元,一期项目计划今年6月底竣工。
“项目建成投用后,可容纳12000多名师生,为固安新增一所具有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中铁二十局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项目党支部书记陈健介绍,一期项目包含9栋单体建筑,目前有8栋建筑已主体封顶。
为保障施工进度,中铁二十局项目建设团队增调人力设备,将施工人数增至400多人,并投入各类机械设备35台(套)。
近年来,固安县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已汇聚136家相关企业,涵盖航天研发、零部件制造等多个领域,年产值超50亿元。“项目建成后,将为学院航天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专业提供高标准实训基地,培养更多适应航空航天事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陈健说。
今年,我市将持续在航空航天产业布局上发力,支持临空经济区、廊坊开发区、固安、安次等地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区,关联企业达到20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