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动态
我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今年,全市住建系统将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快发展保障性住房,全力推进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
立足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新变化、新形势,我市将持续优化调整和推进落实各项稳控政策措施,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促进各项优势政策落地见效。加强“房源超市”运营管理,进一步细化楼盘上架、房源选订、网签备案和资金监管等全流程网上服务。利用劳动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房博会,组织企业筹集优惠房源、特价房源开展促销活动,活跃市场氛围。依托区位优势,组织房企向京津雄推介优质项目,持续拓展销售市场。2024年,我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全省第二,有7个县(市、区)实现正增长。今年,我市将借助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有利势头,继续深挖潜力,确保应统尽统。同时,鼓励房企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做“精”增量,支持群众改善性住房需求。
推进落实预售商品住房上市和去化周期联动调节机制,动态调节新房供应节奏,促进去化周期保持在9-18个月的合理区间。谋划编制我市“十五五”住房发展规划,促进房地产供需平衡、市场稳定。完善相关政策,推动商品住房项目向现房销售过渡,继续实行预售的,加强预售资金监管,确保全部资金全链条监管,优先用于项目建设,保障项目交付。新开发项目房地产资金未全部进入监管账户的,不再批准预售。充分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大力推进房地产融资“白名单”扩围增效,指导有融资需求的项目企业积极申报,促进融资“白名单”政策常态化。
加快发展保障性住房,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对于政府运营、面向全社会供应且租金优惠力度较大的保租房,适当设置准入限制条件;对于市场化运营或者单位持有、面向本单位职工出租的保租房,按照运营特点,科学确定准入条件、审核流程,使项目可经营、可持续。2025年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696套,发放公租房补贴80户、16.89万元。推动主城区棚改项目回迁安置,最大限度争取棚改专项债券,用足用好支持政策,除新建安置房外,探索多元安置模式,实现商品房去库存与快速安置的双赢局面。全年至少建成7个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同时,积极争取资金,加快启动63套城市危旧房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