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廊坊>本市动态

本市动态

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固安样本”

2025年02月14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记者 刘飞 通讯员 孙亮 任涵 字体:  

固安县紧邻北京南部,距天安门50公里,与北京市大兴区隔永定河相望,素有“京南明珠”的美誉。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固安县凭借独特的区位、交通和产业优势,在交通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享、职业教育合作等领域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打造了区域协同发展的“固安样本”,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一站雄安、一刻机场,“京固同城”、无缝接驳……固安县持续优化进京公交、定制快巴、机场巴士、城市航站楼、京雄城际等陆铁空综合交通体系,打造国际最优“1小时”交通圈,“京固同城”优势不断释放。

据统计,固安县共开通6条进京公交线路,日发车133班次,高峰时段发车间隔1~3分钟,年运送通勤人员3.5万余人次。同步建设固安南综合交通枢纽,整合高铁、公交、航站楼等多维交通网络,实现“一站雄安、一刻机场”的便捷通勤。

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固安县建成“两环八横八纵”骨干路网,县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578公里,路网密度全省领先。全域公交支持京津冀一卡通、移动支付,非现金支付占比达83%,便利跨区域人员流动。

人才聚则产业兴,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近年来,固安县积极构建职业教育跨区域贯通培养模式,推动职业教育和产业需求无缝对接,为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

固安县职教中心、职业中学与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天津红星职专等院校签订跨省贯通培养协议,定向培养电子商务、航空服务等紧缺人才,每年核定招生计划260名。通过“课程共建、师资共享、实训基地共用”准则,有效提高技能型人才学历与技能水平,推动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无缝对接。充分利用京津冀职教改革示范园区优势,引入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为京津冀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破解产教脱节难题。

推动就业和人才工作一体化。去年,固安县共组织跨区域招聘会16场,提供岗位2.9万个,达成就业意向7137人。与京津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27人次,推动人才双向流动。

公共服务看似是“小事”,对应的却是民生“大事”。固安县积极破解民生痛点难点,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越来越多的协同红利惠及广大群众。

推动医疗资源共建共享。通过整合电子健康卡、社保卡功能,实现挂号、就诊、结算全流程“一卡通行”。固安县人民医院、固安县中医院纳入京津冀医学影像、检验结果互认机构,互认项目达110项。

眼下,“京医入固”已成常态。固安县与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30余家三甲医院合作,每周32名专家来固安坐诊、手术,年门诊量超72万人次。通过远程会诊、智慧中药房等平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户籍在京津,养老在河北。如今,“跨城养老”成为京津冀老人“新时尚”,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开始接受这一新的养老方式。

固安县积极承接北京异地养老需求,推进养老服务协同升级,打造“京津养老后花园”。备案民办养老机构全部接入北京福利平台,京籍老人享受同等运营补贴。温泉康养中心、来康郡等高端养老项目提供智能医养服务,致力于打造“候鸟式”“度假式”异地养老服务,年接待京津康养旅居老人超5万人次。

跨域通办加速跑,便利百姓“就近办”。实施社保服务跨域通办,采用“一站式”综合窗口与异地结算,优化跨区域服务保障。整合职工、居民医保业务,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京津冀参保人住院、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全覆盖,开通“京津冀医保服务专窗”,北京朝阳区参保人可“零跑腿”办理特殊病备案。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