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廊坊>本市动态

本市动态

追“光”逐“电”向“新”而行——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5年02月05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记者 杨巍 字体:  

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市迅速崛起,成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据最新统计,2024年,廊坊市电子信息产业重点企业数量已达205家,实现营业收入突破700亿元,规模位居全省第二,同比增长15%。其中,华为、润泽等15家企业入围“2023年河北省电子信息百强”,17家企业跻身“2023年河北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百强”。在《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中,廊坊城市算力分指数更是位居全国榜首。

强大的算力资源,是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算力是我们研发‘大羽’等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关键资源。得益于‘算力券’政策,我们的算力成本降低了约40%~50%,研发效率大幅提升,试点项目落地速度也明显加快。”广监云(廊坊)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强深有感触地说。

强大的算力资源及“算力券”优惠政策,是吸引马强将公司落户廊坊的关键因素。该公司专注于应急安全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借助算力服务实现实时数据分析处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预警,分析潜在风险,助力企业提前防控,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为马强公司提供算力支持的,正是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该公司是河北首家投运、首批纳入全国算力网络、首个全栈国产化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公共基础设施,总规划算力300P,一期建设算力100P,相当于50万台高性能计算机同时运算,截至2024年底,已经与116家生态伙伴孵化应用场景解决方案150个,牵引5家科技型企业落户廊坊。

廊坊毗邻京津,数据延时低,2009年即抢先布局数据中心建设,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加快落地。依托算力资源优势,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廊坊正全力推进65个算力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高达1811.76亿元。已投运(或部分投运)的算力产业项目达32个,吸引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等头部企业入驻,并建成了润泽国际信息港、华为云数据中心等一批大型数据中心。同时,百信、联泰等硬件制造企业及华通科技、河北志晟等20余家行业应用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也纷纷聚集,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加速构建。

新型显示是电子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京南·固安高新区的维信诺(固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我国首条第六代全柔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生产线稳定运转,生产的柔性显示屏产品将供应国内多家手机头部品牌厂商。

创新延链,产业强链。目前,我市新型显示产业已初具规模,不仅聚集了维信诺、翌光科技等多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还初步形成了以“发光材料——柔性屏/折叠屏——显示模组——智能终端”为核心,上中下游产业协同的新型显示产业链。

为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我市紧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大力发展新型显示、通信导航、人工智能等产业。久智光电子研发的光纤预制棒用大尺寸石英套管突破了国外技术壁垒;鼎材科技填补了国内大尺寸液晶彩色显示高端电子材料的生产技术空白……这些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协作,使得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电子信息产业的加速崛起,背后是政策的强力支持。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廊坊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等相关产业发展政策,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政策体系日益系统、完善。同时,我市还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2024年出台《廊坊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聚焦电子核心、信息技术服务、人工智能、空天信息、数字创意五大领域,明确发展目标与路径,拿出1000万元人工智能“算力券”支持行业发展,对落户廊坊的人工智能企业、科研机构及使用本地算力服务平台的单位给予不同算力补贴,成功吸引9家初创企业来廊发展业务;2024年5月,河北明确提出加强与京津对接合作,支持我市加速融入京津冀蒙算力走廊。这些政策不仅成功吸引了华为、中兴、维信诺、润泽等一批知名企业投资落户,还培育促进了河北志晟、新奥新智等一批本土品牌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未来,我市将继续以电子信息产业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通信导航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依托算力资源优势,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唱响“幸福廊坊”品牌。在追“光”逐“电”的道路上,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