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进行时

薛宏在廊坊市八届人大七次会议上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摘登)

2025年01月21日 评论(0)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1月20日,在廊坊市八届人大七次会议上,市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薛宏作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70周年。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履职尽责,积极主动作为,圆满完成各项既定目标任务,为推动廊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要求,系统学习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提升人大工作的政治站位。常态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学习研讨,进一步夯实人大工作的理论根基。一年来,共召开常委会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22次,分批开展宣讲11次。

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落实党领导人大工作的制度机制,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先后就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点工作等向市委请示报告35次,确保人大工作始终在市委的领导下有力有序推进。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任免有机统一,坚决贯彻省、市委人事安排意图,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79人次。

坚决贯彻市委部署安排。深入落实2023年主题教育整改要求,制定出台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办法,构建全链条人大监督工作闭环。扎实开展“走访解促”,常委会领导实地走访包联企业41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办公,及时回应企业发展诉求。先后就临空经济区设施建设、市人民医院迁建及市区道路提升等4次作出预算调整决定,保障全市重点工程建设。落实市委工作要求,积极参与廊洽会、省旅发大会等全市重大活动。

二、加强地方立法,强化改革发展法治保障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握好地方立法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实践导向,制定出台2部、审议推进3部地方性法规。

优化立法机制。充分发挥人大立法主导作用,加强统筹安排和组织实施,不断完善立法制度和程序,把好立项关、起草关、审议关,凝聚各方立法合力。丰富基层立法联系点功能,拓展公众有序参与的渠道和途径,深入基层社区、生产一线开展立法调研10余次,征集立法意见建议200余条,夯实地方立法的民意基础。

提升立法质效。坚持质量为先、突出特色,加快立法工作步伐。制定出台《廊坊市餐厨废弃物管理条例》,助力构建源头治理、过程管控的餐厨废弃物管理体系。制定出台《廊坊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条例》,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完成《廊坊市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报批,全面推进市域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完成《廊坊市快递市场管理条例》《廊坊市养老机构管理条例》初审。

维护法治统一。组织5批次宪法宣誓仪式,切实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宪法理念。坚持立法与普法有机结合,持续推进地方性法规施行前新闻发布制度,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提升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水平,压实各环节审查责任,优化审查工作程序,实现主动审查全程可追溯。

三、推进有效监督,助力改革发展大局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强化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先后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29项,开展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49次。

开展联动监督和专项监督。围绕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绿色建筑发展、残疾人保障三领域,聚焦12个监督环节、17项监督内容,动员全市五级代表通过各种方式,查找问题不足、推动整改落实。紧盯《河北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聚焦“四对照四检查”的监督要求,组织开展多轮监督检查,提出改进举措26条,推动有关部门提升防汛避险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预决算和国资债务监督。专题调研预决算实施情况,审议市政府2024年上半年计划、预算和2023年度财政决算、财政收支审计及问题整改报告,助力深挖增长潜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审议2023年度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和债务管理情况报告,推动各级政府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守牢债务风险底线。

助力经济稳中有进。听取审议“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推动纲要目标任务落地见效。开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提质增效和技术市场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助推全市产业发展向规模化、数智化、高端化转变。围绕持续优化“五个环境”,听取审议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报告。

关注民生持续改善。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基础教育学校建设、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等10项民生实事项目,全程跟踪进度,定期组织视察,所有项目均按计划或超额完成。专题调研《促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落实情况,围绕加大教育投入、加强队伍管理等提出意见建议。开展《廊坊市公共卫生服务促进条例》执法检查,助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促进城乡绿色发展。审议市政府2023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及相关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开展生态保护补偿法律制度落实情况专题调研,督促抓好突出生态问题整改。聚焦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开展建筑垃圾管理情况调研。组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专题调研,助力全过程监管体系建设。开展乡村振兴情况视察,审议市政府贯彻实施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情况报告,聚焦“三农”领域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

推进司法领域改革。聚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审议市政府落实《河北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报告、市中级人民法院落实基层人民法庭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情况,开展监察机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调研。专题调研《反间谍法》落实情况,推动全社会树牢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廊坊市养犬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助推市民文明养犬素质提升。

四、发挥代表作用,凝聚改革发展合力

始终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密切联系群众,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不断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提升履职能力。落实年度培训计划,做到需求、对象、内容、形式“四个精准”,强化代表培训。聚焦助力代表提升政治素养、锤炼履职本领,先后组织代表赴江西瑞金、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参加培训。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现代商贸物流、电子信息等领域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为代表在人代会审议发言、提出议案建议奠定基础。

保障代表履职。健全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双联系”机制,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头走访基层代表,定期寄送文件资料。积极依托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拓宽代表履职渠道,组织160余人次代表参与常委会立法、监督等活动,邀请40余人次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提升代表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推广使用“河北人大代表网上家站”小程序。

完善建议办理。抓实代表提出建议前沟通机制,引导代表提出高质量建议。完善与承办部门固定联络机制、重点建议督办机制,专题调研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督促提高办理质量。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等141件代表建议全部办结,按时办复率、答复函规范率、走访率、满意率均达到100%。

五、强化自身建设,增强改革发展本领

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常委会的基础性工作,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需要的“四个机关”。

坚持政治引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配合做好省委巡视工作,推动党建和人大工作互促互进。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注重深学细悟、注重警示教育、注重融入日常,积极营造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浓厚氛围。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用好廊坊人大网站、杂志和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讲好新时代人大故事、代表故事。

提升履职效能。规范常委会会议组织流程,完成常委会工作机构改革任务。发挥市人大制度研究会智库作用,4篇调研文稿获评省级年度优秀研究成果。自觉接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指导,配合开展18次调研、检查,接待焉耆、武清、连云港、南阳等地人大来廊学习交流7次。强化对县乡人大工作的指导,永清启动云平台暨“有事扫码找代表、代表马上帮您办”工作,大厂成立人大制度研究会,全市新增2个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

推进作风改进。落实“五干”工作法,加强常委会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督导检查,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深入贯彻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要求,在提升调研实效、精文减会等方面研究落实举措。健全完善36项内部管理制度,对机关办文办会办事、档案管理、保密管理等进行细化规范。

薛宏说,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强化履职进取,坚持守正创新,更好发挥立法引领、监督保障、代表聚力作用,为推动廊坊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坚实制度支撑。

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扛起人大责任担当。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基本功和必修课,注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务实举措。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依法作出决议决定、组织进行人事任免。围绕全市中心大局,谋深谋实人大工作的履职路径,坚决做到市委部署要求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助力法治廊坊建设。健全完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体制机制,抓实抓牢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加强精细化、有特色立法,不断增强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实效性。围绕助力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速快递市场管理、养老机构管理等立法进程,做到地方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推进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相衔接。

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增强人大监督实效。改进监督方式方法,拓展监督广度深度,不断强化监督刚性,实施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围绕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聚焦廊坊改革发展的痛点堵点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紧紧围绕“三全一上”、污染防治、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方面,组织开展系列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提出更多破解难题的思路举措,以有力有效监督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落实。

进一步完善平台载体,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拓宽常委会联系代表的渠道途径,推动各专门委员会探索建立各领域基层联系点。丰富代表闭会期间活动内容和形式,组织代表以代表小组为单位,分季度分主题开展代表活动。推进代表联络站线上线下融合建设,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加强代表优秀履职案例宣传,发挥先进典型的正向引导和激励作用。

进一步深化自身建设,提升依法履职水平。推进常委会规范化建设,完善常委会运行机制,健全议事程序和工作制度。建立常委会会议重点审议发言制度,提升常委会议事决策水平。加强工作协同,与京津邻近地区人大联合开展活动。加强与县乡人大工作协作,推广基层人大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持续提升全市人大工作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