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进行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廊坊市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摘要)

2025年01月19日 评论(0)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2025年1月18日在政协廊坊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李 艳 军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市政协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委工作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政协提案制度效能,助推廊坊高质量发展。八届四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335件、经审查立案308件,交由全市65个党政部门办理落实,其中政府系统293件、党群系统15件。截至2024年底,所立提案全部办复,按时办复、委员走访和满意率均达到100%。

经济建设方面。重点围绕现代商贸物流、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提出提案101件。就民革市委和王秀凤、费更生、方召盟、孙艳利等9名委员“关于加快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我市全力奋战“一号工程”,实现产业增加值增长8.7%、快递业务量增长39.3%,创新成立北方第一个、全国第二个跨境电商“三中心”,全国第一家国际现代商贸物流学院,成功争创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就民建市委、工商联和胡永岚、肖维民、邢云芳、于兰等8名委员“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建议”,市科技局牵头,新建研发平台15家、国际合作基地4家,新认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064家,新建河北省唯一省级算力产业技术学院。

城市建设管理方面。重点围绕交通秩序整治、停车场建设、城市环境提升等提出提案37件。就农工党市委和张杰、张克锋、赵红雨、郎志飞等10名委员“关于道路改造升级、整治交通秩序的建议”,市公安、住建、交通运输部门协同,启动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新增“六化”提升道路30公里;填补公交空白、非热点线路导改、大站快运,优化公交线路17条;开展机动车、电动车违法停车专项整治,优化信号灯设置。就张志庆、滕宇航、李景玉、舒国卿等7名委员“关于加快城区停车场建设的建议”,市综执局牵头,投资5.5亿元、建设完成华夏奥韵等4个地下停车设施项目,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240个、充电桩341个。

“三农”工作方面。重点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提出提案24件。就孙海振、焦雪峰、孟庆强、刘敏江、杨会良等委员“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我市大力发展特色民宿、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改造农村户厕6978座、改建农村公路458公里,创建和美乡村120个。就九三学社市委和齐华、李虹、龚贺友、刘二潮、陶春来等委员“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议”,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建设高标准农田36.67万亩、农业项目124个,新增“河北净菜”生产示范基地10家,香河、固安成功申报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区项目。

社会事业及其他方面。重点围绕医疗养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提出提案146件。就民进市委和汪文娟、李培秀、刘军朝、陈宏娜等11名委员“关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建议”,市卫健委牵头,我市63家与京津183家医疗机构之间开展业务合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开诊运行,华北地区首台质子治疗设备落地廊坊。就民盟市委和冷庆军、王春风、彭丽华、李薇等40名委员“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市发改、民政部门坚持事业产业并重,增设养老床位4998张、培训持证养老护理员1201人,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试点3个、社区老年人食堂367个,京津在廊养老人数突破12万人。

二、主要做法

提案工作是履行人民政协职能、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重要方式。一年来,市政协常委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深化改革,不断完善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机制,切实增强提案制度效能。

一是提高站位、把牢方向。市政协党组始终把提案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经常性工作,将党的领导贯穿全过程,主席会议成员带头深入委员一线宣讲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编印《提案参考题目》,引导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专委会,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发展、百姓关注与期盼,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二是强化支撑、提升质量。深入开展委员读书、常委会集体学习、委员集中培训、纪律学习教育,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相关政策知识把握、牢固纪律规矩意识,提升提案履职能力;围绕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在哈尔滨举办人民政协理论培训班,促使委员在感悟协商建国光辉历程和人民政协历史贡献中,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聚焦文旅融合、跨境电商、科技成果转化、新型工业化、冰雪产业、灾后重建等,组织委员深入调研,察实情、听民意,出实招、献良策;积极搭建提案履职平台和载体,政协各专委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协调联动,群策群智集中打造重点提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心聚力助发展。

三是改革创新、增强实效。积极探索“提案+”办理协商机制。把准切入点,将提案办理协商与常委会专题协商、双月协商、小微协商、民主监督、调研视察等各项履职活动深度融合、一体推进。归集28件有关“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案建议,在市政协八届十五次常委会上作大会发言,进行“嵌入、提级”办理协商;充分发挥协商式监督作用。重点围绕发展大事要事、民生实事难事,针对现代商贸物流、县域特色产业、优化营商环境、停车场建设、幼儿园管理等提案办理落实情况,开展民主监督、跟踪问效,助推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助企惠民政策落地见效。

四是高位推动、狠抓落实。市政府常务会议2次研究提案办理工作,市长副市长亲自督办重点提案、2次组织市直相关部门召开督办会;市政协强化主席会议成员领衔督办、办公室统筹督办、提案委专责督办、各专委会对口督办格局;市直承办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一把手审签提案办理答复函,切实推动提案办理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

三、2025年工作设想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市政协常委会将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完善提案工作机制、丰富提案履职实践,推动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把准方向,努力在思想政治引领上下功夫。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提案履职中心环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使提案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为人民发声、为发展建言、为改革聚力;始终与市委市政府同频共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常态化开展委员读书、理论学习、政治培训、政策宣讲、情况通报,强化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责任能力。准确把握提案工作全局性、广泛性特点,更好发挥反映社情民意、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广泛凝聚共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深入调研,努力在提升提案质量上下功夫。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刚刚闭幕的省两会精神,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全一上”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2+5+21”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保障水平等,找准提案履职切入点、着力点,发挥政协所长、积极建言资政。突出“实”,秉持“不调研不提案”的精神,沉下身真切感知我市经济社会实际运行情况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精准对路、供需匹配,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力求“精”,强化“政协提案不在多而在精”的理念,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下深功、做细活,集中打造集体提案、重点提案、优秀提案,切实提高提案“含金量”;体现“广”,充分发挥政协各专委会基础性作用,推动各党派、界别、团体把提案工作与各项履职紧密结合,开展更为灵活、更为经常、更为广泛的调查研究,切实把提案制度优势转化为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三)守正创新,努力在增强提案效能上下功夫。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协商民主贯穿提案工作全过程,深化改革、创新实践,推动全国政协、省政协提案工作座谈会精神在廊坊市县政协落地落实。加强提办双方的联系交流,深化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共促问题解决;加强协商成果的采纳、落实、反馈,完善提案办理双向评议制度;加强提案办理的协商监督,以商促督、以督促办,推动提案办理从“答复型”向“落实型”根本性转变;加强政协机关自身建设,更好发挥提案委“专门”作用,提高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推动数字赋能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经验总结、深化规律性认识、形成制度规范,不断完善委员培训、调查研究、提案征集、审查立案、办理反馈等全链条工作机制,推动提案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