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心声

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2025年01月19日 评论(0)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市政协委员 李建国

县域传统产业是促进就业、财政增收、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也是支撑县域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当前,面对产业迭代的日新月异,应抓住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借势雄安新区联动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让其焕发新活力。为此建议:

浓厚创新创业氛围,组织优秀企业家到京津沪深和雄安新区等先进地区,开展“走出去”学习培训和招商引资,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学习行业标杆企业的先进理念,激发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信心决心。聚焦新质生产力8大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6+16”产业方向,借势借力运用工业互联网、垂直大模型、人工智能等为传统产业赋智赋能,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全面征集企业技术“需求清单”和高校院所研发“供给清单”,引导域内企业与京津雄及省内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平台,探索建立“先使用后付费”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使更多京津雄科技成果在廊坊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强化产业协同合作,加强对接跑办,配套落户政策,让廊坊全域成为承接疏解外溢转移的“首选地”。学习借鉴福建漳州、山东临沂等地成功经验,以传统产业创新服务示范区项目为带动,探索建立“共享工厂”发展模式,通过共用厂房和设备,实现降本增效、集聚集约发展。实施示范标杆项目带动工程,强化土地、供电、资金等要素保障,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升级步伐,带动县域传统产业加速转型、二次创业;坚持数字智慧赋能,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以场景化方式推动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探索智能设计、生产、管理、服务模式,树立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标杆。推动“智改、数转、网联”在中小企业先行先试,引导企业上云用云,推出一批轻量化、定制化、专用化的工业APP,切实降低数字化投入成本,让更多中小企业敢转、会转、转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