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廊坊

图片新闻

绿色之美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

2024年08月19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记者 吴琼 字体:  

雨后初晴,蓝天白云映衬下的廊坊市区美景如画。记者 陈童 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近年来,廊坊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创新工作机制,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为全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水清岸绿河湖变美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水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扎实推进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水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满足人民群众的亲水需求。龙河、泃河、赵王新河等多条主要河流水生态逐步恢复,河道内水生植物大面积生长,土著鱼类重现,成群的鹭鸟在河岸栖息,生机盎然,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治国必先治水,水治才能兴邦。为打好碧水保卫战,我市制定印发《2024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全面推进18项重点工作和谋划实施39项水环境治理工程,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完成全市146条重点河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坚持“人防+技防”日常巡查机制,利用水环境监测预警与评估分析平台和水质自动站,每日发布水质自动站超标数据预警分析报告,每月开展全流域手工加密监测。建立“一河一策”管控体系,逐月梳理分析9个国控河流断面的超标风险因子、超标原因和解决措施,形成“重点河流断面达标风险分析一览表”,把风险防范端口前移,消除污染问题隐患;强化城市黑臭水体排查监管,全力做好白洋淀流域环境治理和保护,全市白洋淀流域入河排污口监测达标率100%。

据统计,今年1至6月,全市9个重点国控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Ⅳ类标准,优良水体比例77.8%,在达到年度考核目标的基础上,3个断面水质实现了提质升类,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均达到省考核要求。

变废为宝添绿生金

走进永清县禾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造粒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回收的废旧地膜经人工分拣后进入粉碎清洗提升甩干机,装入储料仓后通过自动输料装置到热熔机进行热熔,冷却后加工成一颗颗圆柱形灰黑色塑料颗粒,每个颗粒大约火柴头大小。

传统地膜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分解或降解,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土壤中残留的废旧地膜污染会越来越严重,破坏土壤的原有结构,造成土壤的含水量下降,削弱耕地的抗旱能力。

“回收来的废旧地膜大多两面都粘着泥土和水,或掺杂着大量杂草,所以清洗分拣地膜的用工成本较高,但清洗干净甩干后的废旧地膜用于造粒的成品转化率能达到90%以上。”公司负责人张明告诉记者,在热熔造粒过程中,他们针对废旧地膜热熔和挤出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采用封闭空间作业方式进行收集,经过滤装置过滤后的废气输送到低温等离子+光氧催化处理装置后,经一根15米的排气筒排出,符合环保要求。与此同时,通过环保设施治理的废水可循环再利用不外排,产生的污泥经发酵用于绿化专用有机肥料。

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上,我市坚持源头减量,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与此同时,我市全面开展“走访解促”,帮助企业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实现绿色高效发展;坚持开展“创优争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推行生态环境轻微违法免罚、非现场执法,加大环保绩效“创A”工作力度,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效能。积极宣传惠企政策,帮扶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研究制定10项帮扶举措,编制4张惠企“政策明白卡”,线上、线下广泛宣传,召开政企座谈会27次,走访企业5719家,共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诉求1364个,一批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不仅在廊坊人思想上“生根发芽”,还在行动上“枝繁叶茂”,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底线。

坚决守好蓝天白云

7月27日,廊坊上空呈现出高颜值的“水晶天”,湛蓝如洗的天空中,飘浮着棉花糖一样的云朵,美不胜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城市风景宛如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格外迷人。

“我把拍好的风光片分享在朋友圈,不多时就引来了朋友点赞。”市民吴占英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在他看来,廊坊的空气质量、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随手拍摄都是“大片”。

廊坊坚持把科学精准依法治污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我市制定印发《廊坊市2024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明确重点工作,细化分解各县(市、区)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常态化抓区域扬尘污染防治,突出抓好市主城区建筑工地扬尘防控措施落实;持续强化露天火点管控,完善宣传、巡查机制,加大查处力度,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深入开展臭氧污染防控,全力提升涉VOCs企业治理能力和水平,完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任务1463项,制定《廊坊市2024年臭氧污染防控指导手册》,高温天气倡导鼓励涉VOCs重点行业企业实施错峰、错时生产。大力推进工业窑炉整治,完成9台工业窑炉整治替代,全市玻璃棉行业全部完成燃煤窑炉和煤气发生炉淘汰;建立周会商机制,精准分析,科学研判,细化措施,强化末端落实。严格实行24小时指挥调度机制,每日通过微信工作群通报空气质量和高值、火点等各类问题,有针对性发布工作提示。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73,同比下降3.1%;PM2.5浓度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优良天数112天,同比增加2天;重污染天数2天,同比减少9天,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尹崧表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