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中:一日入军营终身讲奉献
香河县蒋辛屯镇岭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德中今年54岁,1981年10月入伍,1985年7月入党,1986年1月光荣退伍。回到地方后,李德中时刻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担任村干部期间,不怕吃苦,无私奉献,带领岭子村村民走上致富路。
克服阻力挑重担
岭子村位于蒋辛屯镇西北,是香河县与大厂回族自治县及北京通州区的交界地,全村380余户,共1195人,其中党员35名,拥有耕地1500亩。原来村领导班子软弱涣散,上访告状现象频频发生,经济发展缓慢,村集体更是负债累累,各项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1996年冬,镇党委动员李德中担任村主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复退军人,李德中没有过多犹豫,却受到了来自家庭的阻力。大家都说村里上访告状的多,是个烂摊子,何必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去操这份心。但李德中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有担当,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一个人的价值不能仅体现在所拥有的金钱上,还应体现在为群众谋了什么福利,做了多少贡献上。
他抱着这个想法,努力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义无反顾地挑起了岭子村村主任这个重担。
找准根源破难题
李德中认为,村里上访多,老百姓不满意,就是因为工作做得不到位,要摆脱乱局,关键要靠村干部,统一思想,使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为此,李德中主动登门与村“两委”干部谈心,坦诚交流,形成共识。与此同时,他还专门拜访村内老党员、老长辈和其他群众,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掌握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
村街要发展,稳定是基础。上任伊始,李德中就着手解决群众关心的遗留问题。通过反复与承包村里砖厂的承包户协商,将承包租金从一年20万元提高到60万元。将村北的80亩闲置土地对外出租,为村里增加经济收入。另外,为解决村里200亩承包地常年拖欠承包费问题,李德中先拿承包欠费户之一的亲戚朋友开刀,让他们率先把欠费交齐。李德中的一件件实事,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李德中明白,要想把村子搞好,必须一步步从小事做起,从实事做起。
那时候,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就连邻村做小买卖的都不愿到岭子村来。为此,村里决定的第一件实事就是修路。多方筹措资金近百万元,但仍有20万元的缺口,关键时刻,李德中背着家人,自己垫付了这20万元。经过3个多月的奋战,一条三公里长、四米多宽、装有200盏路灯的环村柏油路修成,群众欢呼声一片。后来又筹集资金硬化了村内主要街道和环村路,联成路网,实现了村里村外路路通。
路修通了,吃水还是个难题,过去村里用水主要靠潮白河,由于连年干旱,河水基本断流。李德中和村“两委”积极跑县水利部门争取资金,再整合村里的部分资金,先后为村民新打了26眼机井,新增了2台变压器,用水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针对村里养殖户较多、垃圾粪便影响村容村貌和群众卫生的问题,李德中带领大家统一规划了40亩地的养殖区,集中规模养殖,提升了养殖条件,改善了村里的生活环境。养殖区还可向养殖户收取一定租金,这样又能增加一部分集体收入。
小村巨变得发展
如今,李德中担任岭子村村干部已20余年,这20年是岭子村大发展的20年,也是群众得实惠最多的20年。
全村路网健全之后,村里运输业发展很快,购置大小车辆近百台,从业人员300多人。
解决水源之后,村里的种植业得到发展,小麦亩产过千斤,蔬菜、林果等产量也大大提高,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
村民福利大幅提高。村集体统一为农民交纳新农合费用;每逢春节,村集体给每位村民发放米、面、油;村里还建立了便民服务室,安装了电脑、空调等设备,在全镇第一个为群众安装了有线电视。
村里修建了12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配齐了各种体育健身器材,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2013年,在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投资近百万元修建了一个占地20多亩的荷花公园,引进各种景观绿化树种,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提升了村民的生态观念。
2016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村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村庄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告别了土茅厕,全部用上了抽水马桶;做饭用上了燃气灶,取暖实现了煤改气;道路两旁全部绿化,种上了法桐、白蜡、海棠、樱花、樱桃、山楂、国槐等;主街和胡同都安装了照明路灯;各户住宅也都粉刷一新。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村民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2017年,村里又流转了500多亩耕地,引进北京一家林果公司,规模生产新品种梨、樱桃等水果,产品直销北京。
李德中带领全村百姓干出了非凡的业绩,也因此获得了不少荣誉,分别于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年荣获香河县“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