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长者专版>社会民生

2017年我市受理投诉4958件
家居用品成最大“槽点”

字体:  
来源: 《廊坊日报》 2018年03月15日

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市共受理投诉4958件,较2016年增加11.4%。这些数字反映出消费投诉的哪些特点?市民在消费中又存在哪些“陷阱”?让我们用数据来逐一盘点。

◇商品类投诉占总量近八成

记者从12315指挥中心获悉,2017年所接到的投诉主要涉及商品类投诉和服务类投诉。其中,商品类投诉3803件,占投诉受理总量的76.7%,家居用品、交通工具和家用电器分列商品类投诉前三位。

从投诉情况看,家居用品投诉类型主要集中在品牌家具用料不达标、有害物质超标、定制家具与合同约定尺寸不符、颜色不符等。

市民王先生到某家具店定制家具,与商家商定用实木板材,并且签了合同,合同中也明确注明了材质、样式、价格、交货日期等。到了交货日期,却迟迟不见家具踪影。跟商家多次联系后,家具终于到了,可眼前这套家具却是贴皮的,并非合同中标注的实木板材。联系商家,对方蛮横不讲理,无奈之下,王先生向12315投诉。市场监管部门了解情况后,发现投诉情况属实,对商家进行劝导,商家承认错误,答应赔付王先生违约金,并表示会给王先生重新做一套家具。

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如合同条款有异议,要进行修改,尤其要写明商品的品牌、货号、所需尺寸、颜色、材质、交货时间、违约责任。同时,任何承诺都要形成书面形式,尽量少交订金,商品到货后,务必验货后再付款,验货一定要谨慎。

◇服务行业预付式消费仍是投诉热点

美容美发卡还未用完,美发店关门了;办了健身卡没多久,教练辞职不干,想退卡难……如今,随着各种预付卡出现,消费纠纷频发。

2017年,我市受理服务类申诉1155件,占投诉受理总量的23.3%。记者发现,消费者反映较多的是预付式消费隐患和服务质量问题,而预付卡消费问题主要集中在美容美发、文娱体育等行业。

2017年5月,市民张女士去某健身房办了一张健身卡,锻炼一段时间后发现达不到预期的瘦身效果。店家说请个健身教练塑形比较快,张女士听了便同意了,随后与之签订了合同。一个月后,当张女士再次来到健身房时,却发现她的私人教练辞职了。张女士不想换教练,要求店家把私教卡里的余额退了,可店家不同意。张女士拨打12315指挥中心电话寻求帮助。工作人员接到投诉后立即展开调查,发现情况属实,经多次调解,商家同意退卡。

工商部门提醒市民,选择健身机构办卡前,首先应核实健身机构的资质、经营状态,选择规模较大、设备齐全、信誉良好的健身机构。与健身机构签订合同时,仔细阅读相关条款,如有不合理内容,应及时提出质疑,口头承诺尽量写入合同,以免日后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同时,消费者要保留好发票、合同及相关证据,以便有效维权。

◇无照经营占据举报问题榜首

2017年,我市共受理举报案件892件,其中无照经营和产品质量位列举报案件的前两位,分别占受理总量的31.3%和14.6%。

无照经营占据举报问题榜首。2017年共接受群众举报无照经营280件,比2016年同期增加68件。举报的主要问题涉及未办理或正在办理营业执照就进行经营行为,有营业执照但未取得相应许可就开展经营等。

接受质量问题举报131件,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加52件。举报问题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商品掺杂掺假、仿冒商标标识、销售“三无”商品和包装标识不符合国家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