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长者专版>本市动态

我市推动专利转化运用驶入“快车道”

字体:  
来源: 《廊坊日报》 2025年05月06日

为提高我市医疗机构核心专利数量,近日,廊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举办了一场全市医药领域高价值专利培育与转化专题培训活动。来自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廊坊市人民医院等6家医疗机构的40余名医护工作者参加培训交流,活动邀请省内外生物医药领域专利代理专家来廊授课,专家围绕专利挖掘和申请、如何提高专利授权率、规避非正常专利申请、加快专利转化运用等内容,从办理流程、常见问题、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讲解,分享了典型案例,现场解答了大家普遍关注的医药专利如何写、如何转化等问题。

近年来,我市通过强化政策保障、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常态化机制等创新举措,形成“政策引导——精准服务——常态推进”的全链条专利转化运用服务模式,取得显著成效。制定发布工作指引、出台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企政策列入廊坊经济发展“金融十条”等一系列惠企措施相继落地,我市专利转化运用驶入“快车道”,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据统计,2024年12月,全市发明专利有效量7099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96件,位居全省前列。我市提炼梳理并率先发布全省首个地方专利密集型产品工作指引,举办了全省首场专利密集型产品推介活动,2024年,全市组织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达300余件,7件产品被认定为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

精准服务,打通专利转化运用“最后一公里”。我市在全市9所高校常态化举办“知识产权专家进高校”“高价值专利培育与转化运用”等主题宣传活动;推动京津冀25家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技术转移中心与全市5所高校建立对接机制;组织全市食品、家具等重点企业与北京林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对接交流,促成更多京津专利在廊坊落地转化。2024年,全市专利转让3055次,同比增长52.5%。

银企对接,提升运用效益,促进专利变“红利”。我市积极组织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活动20余场;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廊坊监管分局第4次发布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白名单”,遴选入库企业352家;发布全省首个市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清单,涵盖全市32家银行的34款金融产品;发布全省首个市级知识产权保险产品清单,涵盖3家保险机构的13款产品,推动金融机构与创新主体相互选择、自主对接,不断优化知识产权金融发展生态,以实际措施服务全市实体经济。2024年,我市共促成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达到9.16亿元,有效缓解了70余家企业的融资难题。

常态推进,构建转化运用“长效新机制”。将专利转化运用重点指标纳入全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实行“月统计、季调度”,形成全市“一盘棋”、多方联动促转化的良好生态;制作专利转化运用相关政策解读“明白卡”“宣传册”“短视频”,线上、线下双渠道宣传;编印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工作简报,发布重点政策、省市动态、经验做法,以政府服务端联动高校供给端和企业需求端,及时传递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