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长者专版>本市动态

革故鼎新增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字体:  
来源: 《廊坊日报》 2025年01月04日

图为廊坊海关工作人员走进廊坊综合保税区内的企业开展“走访解促”,给予精准指导,确保政策“直达快享”。

市委七届九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突出全流程服务、全要素保障,盯住用好“债”,大胆创新“谋”,全力服务“建”,晾晒成绩“比”,在全市范围掀起“比学赶超”“创新突破上项目”的热潮。要突出育龙头、补链条、促转型,坚定不移“走访解促”,鼓励引导增资扩产,推进绿色高端数字化转型,夯实实体经济发展硬支撑。

寒冬时节,廊坊大地依旧活力升腾。无论是机器轰鸣的车间,还是紧张忙碌的项目建设现场;无论是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还是蓬勃发展的产业基地,都演奏着砥砺奋进的最强音。

为何在这片土地上,企业能“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背后的黏合力又来自哪里?时间和数字给出了最优答案——

在全省率先出台《廊坊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推出降低经营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61条措施;聘请94位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员;2024年以来,通过“走访解促”,全市累计发现问题6132个,已解决问题5921个;2024年8月,我市在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的261个地级市中,位居第2位……

一次次创新性探索、一个个突破性进展、一项项标志性成果,折射出我市用好用活改革“关键一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铿锵步履,描绘出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活力不断激发、发展潜能加快释放的蓬勃画卷。

以“减”破题,激活便民利企“动力源”

2024年11月27日,一辆满载威士忌酒的货车,驶入廊坊综合保税区的出区卡口,不到5秒钟,卡口杆缓缓抬起,货车顺利出区。

货车上的货物是一批非保税货物,在2024年4月份廊坊海关推行分类分级管理之前,这类货物进出区要和保税货物一样,需要企业对车辆IC卡绑定核放单,并由工作人员人工操作通行,平均一辆车大概耗时5分钟。如果遇到需抽查检验货物的情况,最长需要40多分钟,车辆较多时极易造成卡口拥堵。

而在推行分类分级管理后,廊坊海关针对区内保税货物和非保税货物同仓共存的现状和企业诉求,依托大数据和图像识别技术,打造了电子智能卡口,率先建立“数据提前审核、系统自动核碰、车号自动识别、车辆秒级验放、卡口无感通行”的智能监管模式,实现数据传输零障碍。目前,综保区卡口通过时效提升约20%、企业运输管理成本降低约15%。

“现在卡口拥堵现象大大减少,通行效率明显加快,企业配送时效得到了保障。更重要的是,企业从这一处微小变化真切感受到廊坊海关为企服务的决心,和当地政府部门重视企业发展的鲜明态度。”廊坊海关综保区监管二科科长苏明建说。

当前,我市无论是在打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还是在建立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方面,“减法”举措举不胜举——

接水、用气报装时间缩减至4个工作日内完成;供热申请入网至通暖时间缩减至7个工作日内完成;用电报装最快实现4小时送电;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压缩至36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压缩至12个工作日以内;全市一手房、二手房个人转移登记业务事项1小时领证,查封登记、抵押权注销登记等业务即时办结;与沧州、保定签订企业开办“区域通办”战略合作协议,有效解决群众办事“折返跑”“多地跑”等问题,大大缩短了企业办事时间……

以“减”促改,减掉的是负担,增加的却是企业的发展信心和市场的发展活力。2024年以来,全市签约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923个,计划总投资2418.02亿元。截至2024年9月末,全市经营主体总数67.1万户,净增3.4万户,同比增长7.3%。

以“法”规范,当好经营主体“守护者”

不久前,一场以“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为主题的法治体检和普法宣讲活动走进了廊坊金润科技集团。围绕新《公司法》实施后企业章程如何制定,财务会计账簿如何规范管理,公司董事、监事如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等一系列企业关心的问题,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殷海龙等专业人员给出了详细解答。这场活动让企业直呼解渴、实用。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从市场准入到市场交易再到市场退出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法治。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丽洁表示:“我们就是要以此次‘法治体检’为契机,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引导律师以多种形式为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帮助民营企业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化解矛盾纠纷,护航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24年以来,我市已开展“司法入企体检”1278次,“面对面”摸清企业需求,提出司法解决方案,采纳率达98%。此外,搭建“企业说事法院解题”平台,为30家企业解决115项涉法问题;集约升级12368诉服热线,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优化司法服务窗口。

以“法”规范,对经营主体的守护必然是全方位的。对于企业在经营中出现的“小瑕疵”,包容审慎的执法方式显得更有必要。

2024年,我市连续出台《廊坊市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十项措施(试行)》《廊坊市提升行政执法质量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实施方案》,发布《廊坊市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事项清单(2024年)》的通知,旨在通过推进柔性执法、规范执法、包容监管、容错纠错等方式,让执法既有尺度、更有温度,让每一个经营主体感受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具体做法包括积极推行“阳光执法”,做到“一企一码”“扫码执法”“系统之外无执法”,截至目前,全市经营主体赋码44万余家;推广“综合查一次”,推行“非现场”监管、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实行轻微违法包容免罚,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

以“优”促服 跑出服务效率“加速度”

“我们工作人员在交通通勤方面遇到难题,反映给‘走访解促’专班,很快就解决了,现在员工上下班顺畅多了。”河北航空公司工作人员段维鑫提起“走访解促”赞不绝口。

位于临空经济区(廊坊)域内的河北航空大兴机场(廊坊)运营基地于2022年7月25日开工奠基,预计2025年竣工投用。未来投运后,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起飞的河北航空飞机每天接近100班次,意味着将有大量的机组车辆以及人员来到该项目进行备勤及通勤。然而,从项目所在地往返该机场却存在大巴车通行受限、公安检查时间不确定等问题。

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临空经济区(廊坊)“走访解促”专班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后迅速行动,在检查站设置了绿色通道,并加装了快速安检设备,为河北航空机组人员提供便捷的通勤条件。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变得更好,一定离不开“优质”二字。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走访解促”,以真走、真访、真解、真促诠释了“优质”的含义。2023年,累计走访企业10881家,帮助企业融资、贷款26.5亿元,协调用地2002.3亩,招聘人才2.5万余人次。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发现问题6132个,已解决问题5921个,问题解决率96.56%。

优质服务跑出的是服务效率“加速度”。当前,我市实行重大项目领办代办,制定《廊坊市市、县两级重大建设项目领办代办推进机制(试行)》,建立“五个一”推进机制,有力推动丰厨益海嘉里廊坊中央厨房、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燕郊创新园等项目加快实施。

与此同时,我市在打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过程中,同样以优秀的成绩单为经营主体吃下了“定心丸”。

2024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信用修复高效完成一件事”,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信用修复综窗,实现信用修复线下“只进一门”,线上“一网通办”,推进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精准监管,指导帮助近四成失信主体退出清单。同时,不断提高信用修复效能,制定经营主体信用合规指引,推动信用修复“双书同达”制度创新,多种渠道提醒经营主体修复自身信用,并通过简化流程、简化材料、主动告知等方式,引导经营主体避免失信行为。

据了解,2024年我市在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的261个地级市中,月平均排名第6位,8月份位居全国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