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近日,市政府印发《廊坊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提出今后五年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具有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对促进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规划》呈现出四个特点
《规划》按照“摸清自身现状—分析内外形势—前瞻谋篇布局—科学确立目标—系统宏观设计—明确重大工程—提出保障措施”的思路前瞻设计后五年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在整体上体现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差异化、特征化要求。呈现“看见产业,想起廊坊,看见任务,想到廊坊,看见成果,归于廊坊”的效果。这和廊坊的产业基础、优势特色和区位优势紧密相关,在特征定位上符合省规划对廊坊的产业定位,并基于廊坊实际有重点的进行了细化拓展。
一是从协同背景下谋划出廊坊特征领域。简言之,即“京津冀大协同,廊坊域内小协同,大小协同抓出特色”,大协同下重点是“转移承接”,落脚点在“带动发展”,如:建设京津冀“热数据”中心承接京津产业外溢,廊坊重点承接京津外移电子信息制造业整机整装产业,京津创新新技术成果廊坊转化投产等。域内从北、中、南三个片区分别论证各自产业定位和重点工作等。在细分领域上发展航空电子、航空服务业数字化、航空航天组件和系统研发等突出“临空”等独有优势等。
二是在全局背景下突出廊坊特色。例如:数字产业方面的大数据产业,廊坊已有良好发展基础,在大数据全产业链发展基础上,突出“数据服务、分析、处理”等产业链下游,重点体现“做精、做优”,与省内承德、张家口以存储等非实时服务的发展方向实现错位发展。从发展态势上,廊坊和省会石家庄业已成为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南北两极”,在细分领域上突出通信终端制造、机器人、航空电子等产业与省会石家庄重点发展的导航、卫星、集成电路实现差异化发展。兼顾省专项规划要求,突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等。
三是从现有优势角度进一步做精做强。廊坊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全省均具优势。对应细分领域的大数据、新型显示、通信终端更为突出。在持续做强优势产业同时,对机器人、智能终端、电子新材料等具备发展潜力产业,分别围绕软件研发、技术升级、产品线升级等角度进行了重点部署安排。如: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上就工业软件、新一代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应用等方面安排部署了具体工程。
四是从规划本身来讲突出领域特征。数字经济规划“点多面广”是其显著特征,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高技术特征异常明显。注重做好规划衔接,将农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其他领域也涉及的工作内容,按照数字经济是数字廊坊的“发展动力源泉”这一基本定位,均调整到从“以建设促发展、实现产城融合”角度来开展研究并设计工作任务。突出本规划“经济发展”的核心定位,与数字乡村、新型智慧城市等“建设升级”的定位实现了差异化站位。
二、科学谋篇布局明确发展目标
按照国家、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结合近期中央、国家、河北省、市相关文件和政策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指示精神,结合市直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文件和专项规划主要精神,围绕数字经济发展领域,深入谋篇布局,形成总体思路,设计规划重点,确定发展目标。
一是确立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以“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廊坊更大贡献。”为落脚点,形成了“以发展数字经济助推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形成数字廊坊强大发展动能”的后五年我市发展数字经济核心指导思想。并着眼高质量发展,综合协同、创新、安全、改革、优势等因素,形成了我市后五年数字经济发展的具体指导原则。
二是确定总体设计和发展前瞻布局。树立“突出融合、突出特色、突出自强”的推进导向,分别以“协同发展、锻造动力、打造品牌”为路径指引,弥补“补短板扩动能,改革创新不强、特征性优势性不显现”等理念和认识上的薄弱环节。围绕“1+5”市域主导产业、“7+6”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主要产业发展重点,综合北、中、南三大片区各自区位和机遇优势,结合产业基础,提出了“一核双极”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并分别确定了“一基引领”为核心,即中部城区(含临空经济区)定位在“数字经济核心引领区”;“北向融合”铸动能,即北三县定位在“数字化京津冀融合增长极”;“南促转型”重提升,即:南三县定位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极”的区域发展定位,形成“中部为基,做优做强,南北两极,辐射带动”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相关内容为《规划》第四部分)
三是科学核定规划目标。到2025年,我市数字经济规模显著扩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度显著增强,打造“数字廊坊”,成为京津数字产业转移重要承载地,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点,全面建成中国北方信息产业名城,成为全省领先的数字经济高地。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力争达到600亿元,大数据产业整体规模力争突破100亿元。实现600家规上工业企业信息化提档升级,骨干企业关键业务环节数字化比例达到50%,上云企业达到7000家。建成5G基站不低于5000个,100M及以上带宽用户占比不低于95%。
三、规划主要任务安排重点工作
《规划》从数字产业化、制造业数字化、服务业数字化、农业数字化、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引领发展、发展基础支撑等7个方向领域,规划了24项细化任务,设计了11个专项行动,部署了32项具体工作,覆盖数字经济四大领域,并根据细分领域进行了具体安排。
数字产业化分别从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廊坊“优势和拳头”产业、数据价值化等方面规划了4项主要任务,分别设计了4个专项行动,安排了14项具体工作支撑任务落实,此部分占比相对较重,彰显了廊坊在数字产业化“全省排头兵”的地位和影响。
制造业数字化分别从发展工业互联网、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做强产业载体共4个角度安排了主要任务,分别设计了3个专项行动,安排了7项具体工作支撑任务落实。根据廊坊南三县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相对迫切的实际,具体产业和抓手突出了南三县,同时以工业互联网为抓手推动中部城区和北三县的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向更高层次发展,并兼顾了以数据打通产业链等做强产业载体的相关领域。
服务业数字化分别从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和扩大增容数字消费共3个角度安排了3项主要任务,分别从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角度设计了2个专项行动,安排了8项具体工作支撑任务落实。此部分相对突出了信息消费,考虑廊坊作为省级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应积极申请国家级信息消费城市,“十四五”期间更应在现有基础上持续做大做强。
农业数字化选取了农业生产、农村商贸、农村信息服务共三个方面安排了3项主要任务,选取的领域均从农村经济发展角度以数字化和智能化路径角度进行论证和谋划,从规划衔接角度看,因《廊坊市数字乡村发展规划(2021-2025年)》已经颁布,具体任务和推进抓手已经明确,故此部分未详细安排细化工作相关内容。
新型智慧城市重点从夯实信息数据底座支撑数字经济发展,从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角度对数字政府建设提出了相关要求,突出了以数字化和智能化路径提升数字治理(含社会治理)能力,从信息数据底座、数字政府服务、数字化治理、民生服务保障等4个方面规划了相关内容,因廊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进入方案实施阶段,故本《规划》未细化安排相关具体建设内容和抓手。
创新引领方面从打造创新平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从技术和成果转化角度加强产学研用协作共3个方面规划了主要任务,特别是,根据廊坊的创新资源禀赋,从加强“京津+雄安+廊坊”创新协同和推动数字经济主体创新能力的角度分别设计了1个专项行动,并具体安排了2项具体工作。
夯实发展基础从数据资源基础支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据信息安全共3个方面规划了主要任务,由于此部分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具有全局性,且界限相对清晰,《规划》正文中直接点明了具体建设要点,并对后续工作提出了方向性要求,故未安排行动计划和具体工作。
四、提出系列化保障措施
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明确对照省成立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健全市级协调推进机制,成立市数字经济发展专家委员会等具体举措,细化责任分工,拟制推进方案,推动工作落实,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在跨域联动发展方面。用好用足廊坊京津冀一体化“排头兵”和“最前沿”的机遇优势,提出进一步深化部省市合作,加强部省市联动推进我市数字经济发展;以数字经济做大做强为目标,引导周边县(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修订完善我市京冀和雄冀交界地区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等具体措施,谋求我市获得数字经济更大发展空间。
在发展要素供给方面。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时代要求,提出积极对接北京和雄安数据交易中心,加强行业、领域、管理等公众知识沉淀和数据运用,加大数据生产要素供给,在积极争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同时,积极引导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数字经济相关企业支持力度,加强市县两级数字经济发展相关资金保障。有效发挥京津人才资源高地优势,大力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经验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此外,提出完善激励倒逼机制,促进优胜劣汰,以“腾笼换鸟”推动“筑巢引凤”,优化产业要素分配,用好用足资源禀赋,加速数字经济发展。
在创新推进机制方面。以建章立制确立统分结合、职责明确、协调顺畅的工作格局。积极鼓励企业依法依规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机制和模式创新。依法依规加强市场化运营项目的监管和跟踪评估。提出了探索商业化智慧城市建设运行模式,有效发挥龙头企业创新和数据资源优势,带动上下游企业转型升级,探索专业化集成商与待升级企业组成联合体,出资入股改造主体,实现新增利润共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