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我市扎实推进廊坊·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
图为在京南·固安高新区北京虎彩图书装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对印刷品进行检测。 记者 张春娥 通讯员 门丛硕 孙瑞琳 摄
聚焦集群发展、主动对接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新活力……今年,我市以“十百千万亿”为主要目标,加快实施企业主体升级创标、科技园区能级提升、研发平台提质增效等十大行动,更大力度落实建设举措,更高标准创新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廊坊·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
我市聚焦产业需求、发展趋势,突出聚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搭建创新创业载体、加强科技攻关、转化科技成果,推动形成高端资源集聚、创新优势明显、产业充满活力的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着力打造科技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围绕“为谁创新、谁来创新、创新什么、如何创新”,我市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注重培育质量型、实力型、领军型科技企业,健全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实施分类指导,加强要素供给,强化精准服务,形成“培育+认定+服务”全链条工作体系,推动科技型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
我市坚持把培育、发展和提升研发平台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重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建设一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技术创新平台,推进国家、省、市三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优化。同时,进一步加强研发平台建设与管理,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研发团队培养机制,推动平台与京津等域外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将研发平台发展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我市充分发挥高新区项目建设主阵地作用,向大项目、好项目、高端项目聚焦发力,围绕主导产业择优引入项目,集中精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群引链,特别是引进一批能够补链、强链的头部企业项目和产业链关键项目,提升主导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以人才激励政策、人才载体建设、人才引育为着力点,培养集聚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为重点的各类优秀人才。
我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与京津对接合作,着力打造科技成果区域协同转化“聚集区”。瞄准京津“双一流”大学、中科院和中关村等创新策源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选择一批创新水平高、行业带动力强的尖端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集中支持,实现与京津科技创新资源精准对接;用好“通武廊”跨区域合作,重点推动与通州区两地孵化器(众创空间)点对点合作及孵化器(众创空间)联盟创建,持续推动“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围绕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廊坊师范学院等域内高校院所,在高品质众创空间、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制定高校院所科技服务行动计划,精准对接域内产业需求和企业需求,推动科技创新与京津社会深度融合。
我市把成果转化配套服务水平提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全面优化资源配置,把建平台、促转化、育产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主攻方向,聚焦“共通共用、共建共享”,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着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引领区”。
我市加快建立健全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引导各类技术转移机构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服务特色,强化基础条件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大力培育技术转移人才,提升对接服务能力和水平,形成培训、技术转移等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过程服务体系。重点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燕郊中心”“中南高科—永清创智云谷产业园”等孵化载体中试熟化基地建设,推动项目按照实施进度安排开展建设并启动生产和试运行。依托京南技术大市场、北三县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等服务机构的优质资源,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搭建高端科技要素对接平台,承接、开展“双百互进行动”、科技成果直通车等各类成果路演对接活动,促进更多域外科技成果在示范区落地转化。
推进廊坊·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要找准科技创新突破发展支点。我市率先探索和实践制度创新,通过制定鼓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支持政策,探索建立对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充分授权的监管机制和全省智能制造行业科技成果“五元”价值(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及成果评价制度、规范和流程等方式,破解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的“虹吸效应”,着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