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策文件

政策文件

关于扎实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2022年06月17日 来源: 市政府办 作者: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全力以赴稳经济、保增长,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现提出八个方面44项政策措施。

一、加快落实财税政策

1.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在落实已出台的制造业等6个行业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基础上,对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7个行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抓紧办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留抵退税,在纳税人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确保6月30日前基本完成集中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加强退税风险防范,依法严惩偷税、骗税等行为。(市财政局、市税务局负责)

2.对部分市场主体实施增值税减免。2022年度内,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分别加计10%、15%,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免征公交客运、道路客运、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自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暂停预缴增值税。(市税务局负责)

3.落实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政策。中小微企业在2022年度内新购置的单位价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的,单位价值的100%可在当年一次性税前扣除;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单位价值的50%可在当年一次性税前扣除,其余50%按规定在剩余年度计算折旧进行税前扣除;企业可按季度享受优惠,当年不足扣除形成的亏损,可按规定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市税务局负责)

4.实施“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照50%的税额减征资源税(不含水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市税务局负责)

5.加大企业创新税收激励。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落实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对全年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增幅在全省排前10名的县(市、区),按加计扣除新增减税额市县负担部分的100%给予奖励。(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负责)

6.加快财政支出进度。中央和省两级转移支付严格在规定时限内下达;市级转移支付尚未下达的,原则上6月中旬前全部下达(除据实结算等特殊项目外)。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对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按规定收回统筹使用,对不足两年的结转资金中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资金收回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支持的领域。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加强库款调度,压实县(市、区)责任,确保基层平稳运转。(市财政局负责)

7.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及时办理立项规划用地环评等前期手续,落实建设条件,使储备项目尽快转化为实施项目。加快专项债券申报发行使用,确保6月中旬申报发行完毕,同时加快项目建设和资金支付进度,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鼓励将专项债券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引导商业银行对符合条件的专项债券项目建设主体提供配套融资支持,做好信贷资金和专项债资金的有效衔接。加快谋划一批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扩大储备项目规模,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市财政局、市发改委、人行廊坊市中心支行、廊坊银保监分局负责)

8.用好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政策。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要对符合条件的交通运输、零售、餐饮、住宿、旅游行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担保支持,及时履行代偿义务,推动金融机构尽快放贷,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鼓励支持融资担保机构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引导融资担保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降低融资门槛,免除资产抵质押,将担保费率降至1.5%以内。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支持力度。(市财政局、廊坊银保监分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

9.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提高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预留份额,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上、400万元以下的政府采购工程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人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超过400万元且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前提下,按照统一质量标准,将预留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份额由30%以上今年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非预留项目要给予小微企业评审优惠,增加中小企业合同规模。给予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优惠,货物和服务项目由6%—10%提高至10%—20%。(市财政局负责)

10.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为1%政策至2023年4月30日。(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负责)。

11.实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在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地区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阶段性缓缴3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缓缴期限阶段性实施到2022年底。在对5个特困行业实施阶段性缓缴3项社保费政策的基础上,对受到疫情严重冲击、行业内大面积出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其他特困行业,扩大实施缓缴政策,养老保险费缓缴期限阶段性延长到2022年底。(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负责)

12.加大稳岗支持力度。对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30人(含)以下裁员率不高于20%的参保企业,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大型企业返还比例从30%提高至50%,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提高至90%。(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负责)

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13.持续优化信贷服务。引导金融机构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中长期贷款等方式,缓解受疫情影响企业信贷压力。对制造、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批发零售领域的法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我市域内注册金融机构新增生产经营类贷款(抵押或保证贷款单户不高于500万元和50万元部分、信用贷款单户不高于300万元和30万元部分),给予不高于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50%的贴息。(人行廊坊市中心支行、市工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

14.鼓励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与中小微企业(含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自主协商,对其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努力做到应延尽延,本轮延期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不超过2022年底。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受疫情影响隔离观察或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鼓励金融机构对其存续的个人住房、消费等贷款,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对延期贷款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并免收罚息。同时,积极协助因疫情影响出现失信情况的企业和个人开展信用修复工作。(人行廊坊市中心支行、廊坊银保监分局负责)

15.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法人机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季度余额增量的2%给予激励金,对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优先给予再贷款支持,持续加大普惠小微贷款特别是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指导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按照国家政策要求,落实商业汇票承兑期限由1年缩短至6个月,并加大再贴现支持力度,以供应链融资和银企合作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适度提升风险容忍度,加大对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产业贷款投放。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续贷条件的市场主体按正常续贷业务办理,保持合理流动性。(人行廊坊市中心支行、廊坊银保监分局负责)

16.用好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符合条件的个人创业者,贷款额度不超过20万元;合伙创业和组织创业,人均贷款额度不超过22万元,总额度不超过13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额度不超过3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创业担保贷款利率上限为一年期市场报价利率加150个基点,其中,一年期市场报价利率减150个基点以下部分由借款人和借款企业承担,剩余部分财政给予贴息。各地可适当放宽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条件、提高贷款额度上限,由此额外产生的贴息资金支出由地方财政负担。(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负责)

17.继续推动金融机构减费让利。推动实际贷款利率在前期大幅降低基础上继续下行,督促指导降低银行账户服务收费、人民币转账汇款手续费、银行卡刷卡手续费。落实银行账户管理费和年费对全部开户单位免费,银行账户开户手续费对同一个银行开立的首个单位账户至少实行5折优惠;对于柜面进行的单笔10万元(含)以下的对公跨行转账汇款手续费按不高于现行政府指导价标准的9折实行优惠,优惠后手续费为1万元以上,不超过4.5元/笔;1~10万元,不超过9元;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ATM等渠道进行的单笔10万元以内对公跨行转账汇款手续费按不高于原价的9折实行优惠;对柜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ATM等渠道单笔10万元以内对公本行转账汇款手续费免费;对本票手续费、工本费、挂失费,银行汇票手续费、工本费、挂失费,支票的工本费挂失费等费用免费;对标准类商户借记卡收单服务费中的发卡服务费、网络服务费在现行政府指导价基础上实行9折优惠,封顶值维持不变;对优惠类商户收单服务费中的发卡服务费、网络服务费在现行政府指导价基础上实行7.8折优惠。(人行廊坊市中心支行、廊坊银保监分局负责)

18.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对已启动上市工作的企业,根据股改、辅导、审核、注册等4个关键阶段给予重点支持。优化上市前的激励政策,对在进入辅导期并在河北证监局完成备案的企业以及向中国证监会(或各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材料并取得受理函的企业,给予上市服务费用补助。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建立“三农”、小微企业、绿色、双创金融债券绿色通道,为重点领域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廊坊市中心支行负责)

19.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贷款投放、延长贷款期限。鼓励保险公司等发挥中长期资金优势,加大对水利、水运、公路、市政、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积极组织项目向国家和省申报。(人行廊坊市中心支行、廊坊银保监分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工信局负责)

20.发挥政府性投资基金作用。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加快推动廊坊市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投资运作,市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及省级以上园区结合实际,设立引导基金,加强与各级投资平台和民间投资机构的合作,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全市产业发展。(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负责)

21.推动房地产贷款平稳增长。合理确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落实好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参考同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要求。(人行廊坊市中心支行、廊坊银保监分局负责)

三、发挥投资关键拉动作用

22.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加快组织实施白沟河治理工程,力争年底前完工。持续推进北运河综合治理工程、永定河综合治理工程等续建项目。强力推动南水北调“北三县”供水工程、龙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大清河治理工程,霸州、大城等县域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6月份后陆续开工建设。加快推进赵王新河治理工程、文安洼蓄滞洪区等重点工程前期工作,力争早日达到开工条件。启动东淀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永定河泛区安全建设、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等重点工程前期工作,为争取上级资金做好项目储备。进一步完善工程项目清单,加强组织实施、协调推动并优化工作流程,切实提高水资源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23.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全力做好地方保障工作,加快京唐铁路、天津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铁路、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工程、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北京市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等在建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为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提供有力支撑。优化提升区域路网布局,积极谋划开展域内高速公路项目研究,开足马力加快省道S222胜芳绕城段等重点在建项目及安石路、厂通路等北三县与通州区跨界道路建设,确保国道G230通武线钳屯弯道至老夏安线2022年6月底前开工,全面提速普通干线新改建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力争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243公里以上农村公路建设改造任务;高质高效完成省2022年度新增农村公路改建、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危桥改造等建设任务。(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负责)

24.加强建筑工地管理服务。对建筑工地除存在重大安全和风险隐患拒不整改或发生安全事故的项目外,一律不责令停业施工或停业整顿,切实保证项目正常施工。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全部成立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实行“一项目一民警”联络机制,维护重大项目周边治安秩序。(市住建局、市公安局负责)

25.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实施常态化推介民间投资项目机制,依托河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定期推介一批对民间资本有吸引力的项目,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能源、市政、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补短板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推动列入全市“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工程实施,在公共服务领域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家和省重大工程项目。鼓励民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关键基础产品和技术攻关突破。在供应链产业链招投标项目中对大中小企业联合体给予倾斜。通过采取后补助等方式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奖励20万元,对再次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20万元奖补(市级、县级分别负担50%),加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工作,推荐指导我市企业争列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奖励支持。(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科技局、市税务局、市工信局负责)

26.深化审批制度创新。大力推广社会投资新建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经验做法,通过推行“标准地”出让、工程设计方案预审、模拟审批等举措,优化社会投资新建产业项目审批流程。(市行政审批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利局负责)

四、促进消费加快恢复

27.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落实全面取消省内二手车限迁政策,取消对符合国五排放标准小型非营运二手车的迁入限制,完善二手车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备案和车辆交易登记管理规定。继续落实皮卡车进城无限制政策。积极争取省级奖补资金支持我市家用新车促销和汽车下乡、推广新能源汽车等汽车促消费活动。加强城镇停车设施和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运枢纽等区域充电桩(站)建设。落实二手车经销有关增值税相关政策,确保符合要求的二手车经销纳税人按政策享受由原按照简易办法依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改为减按0.5%征收增值税,利用系统申报数据,及时掌握相关纳税人减免税情况。支持开展家电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发改委、人行廊坊市中心支行、市税务局负责)

28.组织开展消费促进活动。组织开展“幸福河北欢乐购”“购车节”“夜经济消费节”等线下促销活动,着力营造浓厚市场氛围。依托“618”和“双11”网购节、直播电商节等线上促销活动,进一步挖掘线上消费市场潜力。引导全市体育企业积极参与河北省体育消费季活动,拉动全市体育消费。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支持推进全市便利店、综合超市、菜市场、便民市场等社区商业配套设施建设。(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文广旅局、市体育局负责)

29.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平台经济的稳就业作用,稳定平台企业及其共生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预期,以平台企业发展带动中小微企业纾困。引导平台企业在疫情防控中做好防疫物资和重要民生商品保供“最后一公里”的线上线下联动。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鼓励帮助企业申报工信部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省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省级行业、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争取上级资金奖励。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积极申列省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试点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负责)

五、切实保障粮食能源安全

30.健全完善粮食收益保障等政策。落实种粮补贴政策,在前期已发放农资补贴的基础上,及时发放第二批农资补贴,弥补成本上涨带来的种粮收益下降,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巩固现有扶持政策,统筹利用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小麦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重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等政策资金,一体化支持粮食生产。积极落实中央财政支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资金政策,确保完成省下达的我市种植面积任务。适时增调化肥商业储备规模。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根据市场形势及时启动收购工作,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供销社负责)

31.抓紧推动实施一批能源项目。扎实推进华电香河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确保如期投产。积极推进国家能源集团廊坊热电厂二期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获得省发改委核准。加快大城县子牙河盾安一期100MW风电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并网,有序推进香河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项目建设,全年全市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15万千瓦以上。推进蒙西管道、唐山LNG外输管线等主气源干线建设,加快推进涿州—永清管线等省内集输干线建设,年底前天然气管网分输能力达到2400万方/日。(市发改委负责)

六、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32.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全面落实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水、用电、用气“欠费不停供”政策,设立6个月的费用缓缴期,并可根据实际进一步延长,缓缴期间免收欠费滞纳金。研究出台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水电气等费用补贴政策。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行业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规范政府定价和经营者价格收费行为,对保留的收费项目实行清单制管理。进一步落实转供电环节价格政策,清理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落实2022年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政策。在招投标领域,全面推行保函(保险)、支票、汇票、本票等非现金替代现金缴纳投标、履约、工程质量等保证金,鼓励招标人对中小微企业投标人免除投标担保。(市发改委、市通信管理办、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行政审批局负责)

33.推动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对承租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房屋以及公租房小区商业、综合服务设施国有用房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022年普遍减免3个月租金,力争在上半年完成减免主体工作。对2022年租期分属不同承租人的,根据不同承租人实际租期按比例减免。对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内承租上述房屋的,再补充减免3个月租金,补充减免工作应在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出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后2个月内完成。对于转租、分租上述房屋的,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减租政策有效传导至实际承租人;对于所属股权多元化子企业,应积极沟通协调,争取中小股东理解支持,在规范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后,尽快减免租金。鼓励各县(市、区)统筹各类资金,对承租非国有房屋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适当帮扶,鼓励非国有房屋租赁主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合理分担疫情带来的损失。2022年对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主动减免房地产租金的出租人,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市国资委、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负责)

34.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的纾困支持力度。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降低相关餐饮企业经营成本。2022年继续执行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暂退比例由80%提高至100%。落实中央和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按要求开展补助资金清算工作。(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负责)

35.促进企业全面复工达产。落实属地责任,实施疫情封控措施前,提前通知并指导辖区内企业做好疫情防控、人员安置、物料运输等生产要素储备,进行闭环生产,最大限度保障企业不停工不停产。将处于产业链关键节点的中小微企业纳入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重点加强对企业人员到厂难、物料运输难等阻碍复工达产突出问题的协调解决力度。将符合条件的行业支柱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头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车间)纳入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保障其在污染物达标排放条件下不停产不限产。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回应和解决问题服务机制,及时解答和处理企业复工达产中的具体问题。(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36.完善交通物流保通保畅政策。严格落实查验不劝返、检测不等待、核酸不重检、政策不加码等通行管控措施,坚决防止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和港口码头等擅自关停问题回潮,对邮件、快递分拨中心、营业点应开尽开。不准随意设置防疫检查点,限制符合条件的客、货车司乘人员通行。严格落实货车通行政策,对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货运车辆的防疫通行限制全面取消,对来自或进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货运车辆落实“即采即走即追”制度。深入开展关心关爱货车司机行动,依法推行轻微免罚、首违不罚。客货运司机、快递员、船员到异地免费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当地政府视同本地居民纳入检测范围、享受同等政策,所需费用由地方财政予以保障。及时了解跨区作业农机信息,确保农机装备跨区转运便捷通行,坚决防止擅自设卡拦截、随意阻路断村等行为,全力保障夏收、夏种、夏管。(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市邮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负责)

37.完善环境保护支持政策。落实激励性生态环境绩效分级制度,对单位污染物排放量税收贡献或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在生态环境绩效晋级评价过程中,如部分环保指标暂未达到晋级标准,可先按高一级别实施绩效管理,半年内环保指标达标后正式晋级。实施“零罚款”生态环境执法,2022年二、三季度,生态环境执法采取告知、提醒、帮扶方式,除恶意违法情况外,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一律不得采取罚款方式进行处理,做到轻微不罚、首次不罚、非故意不罚。实施“三个禁用”管控措施,2022年二、三季度,除恶意违法和存在重大环境风险隐患情况外,各地污染管控措施禁用限产、停产、停工手段,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项目正常施工前提下开展问题整改。开展“环评服务百日攻坚”,保障各类建设项目落地实施。(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38.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强顶层设计,聘请国内顶级、具有实操经验的专业机构,开展全面深入调研,结合《廊坊市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廊坊市商贸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我市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定位和实施路径。优选一批龙头项目重点培育,抓紧纳入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申报国家、省重点项目。制定出台《支持引进商贸物流总部企业的若干措施》,积极引进培育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国家5A级大型商贸物流企业总部,加快推动一批现代商贸物流总部基地项目落地。积极对接北京有关部门,就北京商贸物流功能疏解问题进行沟通,寻求共建商贸物流合作项目,在功能协同上实现突破。市县规划预留物流发展空间,保障土地供应。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组建商贸物流产业投资集团,筹备产业投资基金,编制申报专项债。围绕我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定位,大力推进农商互联,补齐链条短板,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满足农产品消费升级需求,加快推动我市农产品供应链体系高质量发展。加大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密度,至少新增2个县级寄递物流公共配送中心。对物流企业自有(包括自用或出租)或承租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邮管局、市税务局负责)

七、着力稳定外资外贸

39.支持外贸企业发展。落实“信保护航”稳外贸行动,支持外贸企业购买出口信用保险服务,并对中小微企业给予倾斜,统筹用好各级外贸发展资金对企业给予补贴。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短期险服务,支持在自贸区先行先试,统筹用好各级外贸发展资金推动业务发展。支持企业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拓展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深圳高交会等重点国内展会,探索以“代参展”方式参加境外重点展会,对企业参展费用给予补贴。(市商务局、市贸促会负责)

40.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利用廊洽会、数博会等招商活动平台,开展“云招商”系列对接会,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引进更多外资项目。落实外商投资奖励政策,积极帮助符合条件的重点外资企业争取省资金奖励支持。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商协会联系,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利用贸促资源优势,为企业搭建务实高效的经贸平台。(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贸促会负责)

八、千方百计保障基本民生

41.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企业,可按规定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到期后进行补缴;在此期间,缴存职工正常提取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不受缓缴影响,实施时限暂定至2022年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缴存人,不能正常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不作逾期处理,不作为逾期记录报送征信部门,实施时限暂定至2022年底。新购首套和改善型住房的缴存人可提取本人及其配偶住房公积金账户存储余额,夫妻双方合计提取额度不超过实际购房支出。(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财政局、人行廊坊市中心支行负责)

42.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按规定给予最长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每人1000元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可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扩岗补助和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2年底,不重复享受。对灵活就业、办理就业登记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长不超过2年、最高不超过其实际缴费2/3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负责)

43.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支持政策。落实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统筹安排中央和省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向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规模大、新增落户多、基本公共服务成本高的财政困难地区倾斜。将符合条件的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引导各银行保险机构加强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区域、行业的金融支持。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和上一年度进城落户人口数量,合理安排各类城镇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扩大以工代赈实施领域,推动脱贫人口、因疫因灾无法外出务工劳动力等群体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人行廊坊市中心支行、廊坊银保监分局负责)

44.完善社会民生兜底保障措施。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足额发放补贴。用好中央和省级财政救助补贴资金,通过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及时足额发放到需要帮扶救助的群众手中。做好需要救助保障的困难群体帮扶工作,对临时生活困难群众给予针对性帮扶。统筹做好米面油、蔬菜、肉蛋奶等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工作,加大产销衔接,压实政府储备,打击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统筹发展和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严防交通、建筑、燃气、特种设备、消防等方面安全事故,抓好食品药品农产品安全、防汛抗旱等工作,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水利局负责)

本政策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具体措施明确执行期限的,从其规定)。市政府4月15日发布的《廊坊市应对疫情影响助企纾困服务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继续有效。国家和省有相关规定的,从其规定。

相关解读:《扎实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一揽子措施及配套政策》政策解读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