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我市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逐步健全
职工医保待遇综合报销水平全省最高
近日,我市启动实施《廊坊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细则》。此次改革通过增强职工基本医保互助共济保障功能,拓宽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
门诊看病可以报销。门诊保障机制对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和群众普通门诊保障起到集合效应。在一个参保年度内,参保人员在统筹区内有门诊统筹资格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门诊统筹年度起付标准为100元;45岁以下参保人员医保统筹基金政策范围内年度支付限额为2000元;45岁(含)以上参保人员医保统筹基金政策范围内年度支付限额为3000元,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60%;退休人员医保统筹基金政策范围内年度支付限额为4000元,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70%。我市确定的医保支付限额、支付比例为全省最高水平。
政策待遇多层保障。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和门诊慢特病医保待遇按照保障范围可同时享受。在一个参保年度内,门诊统筹与门诊慢特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额等合并计算,不超过基本医疗保险与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年度总支付限额。目前,我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年度支付限额为35万元,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年度支付限额为65万元,年度总支付限额为100万元。
个人账户在家庭成员之间共济。这次改革措施中“两个共济”是一大机制创新。大共济就是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在全体参保人群范围内实行共济保障。小共济就是个人账户在家庭成员之间共济:个人及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发生的个人支付医药费用,可以由个人账户来支付;在定点药店购药、购买医疗器械及医用耗材,都可以用家庭成员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可以用于配偶、父母、子女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的个人缴费等。
对退休职工给予倾斜支付。此次改革从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出发,以老年人作为最突出的人群进行制度考量。一方面,提升门诊保障,门诊统筹保障水平在职职工达60%,退休职工达70%;另一方面,针对需求建立门诊慢特病保障机制,把一些治疗周期长、费用比较高、对健康损害比较大的疾病在门诊发生的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目前,我市统一有53个病种,在全省属病种最多、综合报销待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