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性文件草案征集意见

廊坊市气象局关于《廊坊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2021年08月05日 来源: 廊坊市气象局 作者: 字体:  

为切实实现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更加智能,气象服务更加智慧,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更加有力,气象治理更加高效,国家重大战略气象保障更加充分,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创新廊坊、数字廊坊、健康廊坊、平安廊坊、品质廊坊提供更充分的气象保障,为落实廊坊市《关于做好第二批“十四五”市级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2020]1号)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0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和《河北省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廊坊市气象局组织编制了《廊坊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自2021年8月5日起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希望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积极建言献策,意见和建议请以电子邮件、传真或邮寄方式于8月20日前反馈至廊坊市消防救援支队。

电子邮件:lfsqxjjck@163.com

邮寄地址:廊坊市爱民东道32号

联系电话:0316-2023742


廊坊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廊坊市气象局

2021年6月


前    言

气象事业是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是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河北省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市人民政府组织发展改革、气象等部门编制了《廊坊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廊坊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是今后五年廊坊气象事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和行动纲领。

目    录

一、规划背景与形势 1

(一)“十三五”取得的成就 1

(二)“十四五”面临的形势 4

(三)存在的主要不足 5

二、总体要求 6

(一)指导思想 6

(二)基本原则 7

(三)发展目标 8

三、主要任务 9

(一)打造开放协同的现代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9

(二)完善普惠共享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 10

(三)构建智慧精准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 13

(四)强化规范有序的现代气象治理体系 14

(五)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16

四、重点工程 16

(一)气象灾害精密监测工程 17

(二)灾害性天气精准预报预警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17

(三)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提升工程 17

(四)乡村振兴气象保障工程 18

(五)公众气象服务保障工程 18

(六)生态气象保障工程 19

(七)基础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19

五、资金筹措与项目实施 20

(一)深化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推动规划实施 21

(二)多方筹措资金,确保项目落地 21

(三)项目实施 21

六、保障措施 21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落实 21

(二)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 21

(三)健全法治体系,保障事业发展 22

一、规划背景与形势

(一)“十三五”取得的成就

1.推进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推进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得到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肯定。2019年获评“全国气象部门优秀公务员集体”,2020年机关第二党支部获“全国气象部门先进基层党组织”、1人获“全国气象部门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全国气象行业技术能手”称号。连续多年获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双五星单位,在机关目标绩效、作风公开评议保持优秀等次。精神文明和气象文化建设成效显著。2015年首获并连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8年获省级模范职工之家。1人获“最美廊坊人”,1人获市级道德模范提名奖。

2.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日臻完善

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更加健全,管理制度更加完善,风险防范更加有力,连续5年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年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百余次,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88分。市县两级指挥部及各成员单位合作日益紧密,形成了纵向联通、横向联动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以“六个一”为核心,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覆盖全市所有县(市、区)。开展雷电、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专项风险普查、气象灾害防御基础数据调查,编制雷电、低温、暴雨、冰雹等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风险地图。对标京津雄,建成“通武廊”防灾协同工作平台,实现区域间信息共享、面对面会商、警情叫应和灾害联防。与大兴、雄安、保定、沧州等建立上下游区域联防工作群。落实预警短信全网发布和电视台快速插播机制,全网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正式运行。

3、需求引领民生气象服务建设,智慧气象服务不断拓展

推广“廊坊决策气象”APP,完善廊坊公共气象服务网站和“廊坊气象”微信公众号功能,“廊坊气象”官方微博获2019年市级政务新媒体“十佳号”。依托项目带动,提高环境气象预报时效及水平,获“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认定1项。开展“流行性感冒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为创建森林城市提供专题气象服务。

实施“廊坊市设施农业智能气象服务建设项目”,组建专家团队,建设设施农业试验基地和果蔬品质检验室,建立观测网,搭建服务数据平台,开展桃、草莓、番茄等多种设施作物气象灾害指标研究。开发设施农业智能气象服务网站、APP和微信小程序。落实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强制性评估要求,为燕郊开发区、临空经济区等六个功能区开展论证。

4、深化气象业务能力建设,推进智能气象业务发展

推进常规气象观测站要素和通信升级,9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全部升级为新型自动气象站,参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平流雾监测系统建设。建立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成市级现场校准实验室,实现区域站现场校准,完善储备库设备出入库运维管理,实行“3×3+1”智慧气象装备保障体系。优化升级市县两级地面气象通信网络,市、县两级区域站通信模块全面完成4G升级。气象广域网VPN链路市级达到100Mbps,县级达到20Mbps。

提升核心业务能力,2016—2020年连续五年预报技巧和准确率全省领先。建立市、县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布局和流程,整合主要气象服务产品,构建智能网格预报“一张网”,制作基于格点预报的城镇站点预报,预报时空分辨率提升至1小时和1公里,实现网格预报时间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

基础设施持续增强,完成三河市、香河县两个台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城县发改委已批复大城县气象局整体搬迁立项,并开展对比观测。

5、完善科技创新机制,软实力得到有效提升

优化人才环境,完善配套政策,强化人员上挂下派,改革科研经费使用和科技管理方式,制定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办法,推行专家聘任带培制度,完善首席预报员管理和质量考评办法。出版《廊坊市灾害性天气预报手册》,开展基于气象卫星遥感技术在设施农业的应用,打造智慧生态气象服务新模式。组建“强对流预报预警”、“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创新团队。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创新工作室获评“第六批河北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预报、地面观测及装备保障等业务竞赛连续三年成绩优异。主持编制河北省地方标准《桃种植气象服务规范》。获评正研高工1人,副研高工13人,“三三三”人才4人,省首席服务专家1人。

(二)“十四五”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折期,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廊坊气象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时代气象工作新要求为气象事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气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战略任务亟需加快气象科技创新,充分利用飞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推动我市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

区域协同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需求。廊坊全域都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国际门户地位凸显、临空经济区建设全面启动、雄安新区起步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北三县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部板块依托临空经济区乘势崛起,南部板块服务支持雄安新区借势发展,亟需廊坊气象工作提供更加重要的保障。

防灾减灾救灾复杂形势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气象灾害突发性、极端性显著增强,随着经济社会承灾体体量持续高速增长,极端气象灾害的巨大破坏性成倍扩大,气象灾害仍然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廊坊区位特殊,约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为蓄滞洪区,也要求气象部门要补齐防灾减灾工作短板,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期待。随着社会发展,气象紧密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精准聚焦生命、生产、生活和生态领域的服务需求,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的趋利避害需求和民生福祉,推进气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需要着力解决有限服务能力和无限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

(三)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是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仍需加强。应急预案等制度有待完善,决策气象服务业务需要进一步规范,联防联控机制亟待健全。“分时、分众、分区、分灾种”进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靶向推送还不够精准,基层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六个一”建设发挥作用不够。二是精密监测体系未全面建立。小尺度灾害性天气捕捉有遗漏,暴雨灾害易发区地面气象观测密度不能满足防灾减灾服务需求,特别是针对交通、梯度、生态服务等新服务需求的监测能力仍显不足。三是精准预报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本地化数值预报模式产品释用研发力量薄弱,雷达资料在短临预报中的应用水平不高,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精准水平尚不能达到社会期望。定点定量预报存在差距,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有较大提升空间。四是精细服务能力亟待完善。面向生活领域的服务仍然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站位服务保障“三大历史性工程” 针对性不强。特别是与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建设相适应的智慧气象业务服务体系亟需建立。五是现代气象治理体系仍需规范。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模式未全面建立,防灾减灾责任清单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对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和施放气球社会主体监管不足。六是科技创新能力落后于发展需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气象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不足。核心技术突破、业务集约高效运行、创新人才发展等方面依然存在束缚。专兼职研究岗仍需完善,“走出去”研究意识需要巩固强化。科研人员积极性没有充分激发,科技创新的合力还没有完全形成。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战略任务。以气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大力发展现代化气象业务技术体系。实现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更加智能,气象服务更加智慧,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更加有力,气象治理更加高效,国家重大战略气象保障更加充分。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创新廊坊、数字廊坊、健康廊坊、平安廊坊、品质廊坊提供更充分的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廊坊全市气象部门贯彻落实到位,确保廊坊气象事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全市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坚持科技创新。以科技为牵引,加强技术融合,以智慧气象服务、精细化预报技术为引领,驱动气象服务模式创新、气象业务技术创新、气象科研机制创新,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气象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深化改革。以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为契机,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破除制约气象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补齐发展短板,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助力现代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现代气象治理体系协同发展。

坚持需求导向。智慧气象深度融入国家战略,精准聚焦生命、生产、生活和生态领域的服务需求,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的趋利避害需求和民生福祉,着力解决有限服务能力和无限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业务、服务、科技创新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业务发展整体推进,气象服务突出区域特色,科技创新方向聚焦,运用系统观念全面推进全市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更加牢固,以服务人民为中心,以服务国家、省、市发展战略为重点,“+气象”新模式深度融入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体系,建成京津冀共享智能精准的立体气象监测网,开放协同的现代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普惠共享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智慧精准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规范有序的现代气象治理体系,高质量发展基础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升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支撑平台。预警信息分钟级发布,广覆盖、快传播,推动政府、部门和社会的气象灾害防御责任落实到位。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力争控制在GDP总量的0.8%以下。

气象服务更加精细高效。公共气象服务智慧供给,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服务需要,决策服务产品及时周到,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新增3-5个专业服务领域。

综合观测能力大幅加强。发展立体化精密监测,建设稠密适度的气象灾害监测网,完善面向农业、交通、电力、能源的专业气象监测。

装备保障体系更加智能快捷。发展气象智慧装备保障关键核心技术,“3×3+1”智慧气象装备保障体系运行更加科学。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通讯信息网络。

天气预报更加精准智能。智能网格预报更新频次更高,未来0-2小时逐10分钟更新,2-12小时逐1小时更新,12-72小时逐3小时更新,4-10天逐12小时更新,11-30天重要天气过程预报逐5天更新, 强对流监测预警产品达到公里级、分钟级。降水、气温等要素预报准确率较“十三五”平均提高3%。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气象服务。进一步完善创新团队和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工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三、主要任务

(一)打造开放协同的现代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大力发展研究型业务。围绕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重点领域科学研究。着力在暴雨、强对流等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协同观测和数据质量控制技术、多资料融合分析技术、气象灾害防御、生态气象、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等领域取得新突破。聚焦制约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科技问题,明确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深化开放合作,汇聚各方力量,实施协同集中攻关。

打造合作创新新机制。组建遥感应用团队,健全强对流预报预警和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创新团队、遥感应用团队、创新工作室和专业气象服务的考核、管理、人才评价、成果评价、奖励等办法和机制。利用本地区位优势,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公司、团队的合作,构建研究型业务技术创新平台载体,打造独具廊坊特色的气象服务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平台。

全面加强人才培养。深化管理型、研究型两支队伍建设,建立“市级牵头、县级参与、省级支持”的科研团队,自主吸收基层科研人员参加科研组合。鼓励科研人员加入省级创新团队、申报访问学者、上挂交流学习,激励优秀人才成长。继续实施专家聘任制,完善人员考核评价机制,改进专业技术人才岗位聘用和考核管理,全面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利用好廊坊市气象局科研服务一体化平台,发挥创新团队人员力量,提升职工干部综合素质。

(二)完善普惠共享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全面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建设,配齐指挥部办公室人员,提高专业人才比例,规范财政投入渠道,提升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围绕雄安新区、北京副中心、大兴机场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运行,加强大兴机场区域、白洋淀流域、“通武廊”、“静沧廊”等气象灾害防御合作。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支撑平台本地化建设及推广应用,推进多部门对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和基层信息员协同管理。加强蓄滞洪区等重点区域的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提高城市气象的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能力,推进城市内涝研究,提高防灾减灾社会经济效益。提升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气象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基础数据库,评估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等级,客观认识和评价全市主要气象灾害的危险性水平。绘制市县两级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谱,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有效开展气象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加强生态环境气象保障,构建气象服务知识图谱。升级生态环境气象遥感监测应用系统,提升气象遥感生态环境保障服务能力。加强高分辨率卫星资料的应用,提升卫星遥感的生态气象监测评估水平。开展生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评估工作,挖掘气候生态资源,逐步提高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对生态、环境和气候系统关键要素的实时立体观测水平和生态风险保障能力。提升大气环境治理气象服务保障能力。融合多源高新探测资料,采用先进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完善环境气象监测预报预测业务平台,提高重污染天气预报准确率、精细化和时效性。提高PM2.5、O3等污染物的气象条件预报能力,开展不同气象条件下精细化减排调控效果评估技术研究,增强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提升应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支撑保障能力,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提高气象保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加强气候数据监测、分析,编制气候影响评价报告,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气象支撑。

提升气象助力经济发展能力。服务交通、能源等行业,完善与公安交管、交通运输等部门间信息共享及恶劣天气应急联动合作机制,全面提升气象保障交通安全、便捷、智能、高效的能力。完善与电网、发电厂(站)、供热部门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助力廊坊安全能源稳步发展。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廊坊定位,加快发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自贸片区气象服务。强化乡村振兴气象基础支撑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专项,构建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继续加强农业气象试验建设,加强农业气象指标研究,完善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库,升级廊坊市农业智能气象服务系统。发展基于物联网的设施农业人工智能调控研究技术,提升设施农业智能化气象因素调控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设施农业可视化模型研究,实现农作物生长动态监测、不利天气条件提前预警和管理措施提前制定。推进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助力品牌农业发展。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提升气象服务公众供给能力。持续推进公众气象服务均等化。围绕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多元化气象服务需求,持续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发展自动感知、智能制作、精准供给的气象服务,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在气象服务领域的应用,构建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开展基于位置和场景、精准推送的普惠化、分众式精细气象服务,满足公众精细化和个性化需求。推进气象服务与城市精细化治理深度融合,提高城市气象信息服务能力。针对天气气候敏感性疾病,联合卫生、疾控等部门,开展气象条件预报预警和健康气象风险服务效益评估。冬春林火易发期,加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提高产品网格化应用水平。开展旅游、健康等行业气象服务,以全域旅游新格局为目标,以休闲乡村旅游和康养旅游为重点,发展监测、预报、预警全程化伴随式智慧旅游气象服务。面对我市不同县(市、区)气象旅游资源评价技术,创建宜居城市、生态旅游型城镇等国家气候标志,推动气象与生态、文化旅游、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

(三)构建智慧精准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

提升精密协同气象观测能力。升级风廓线雷达,补充微波辐射计、云雷达、气象激光雷达等观测设备,提升地空天立体协同探测能力。全面升级全市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备份,加快区域站向多要素升级。加密建设暴雨灾害易发区地面气象观测站,填补地面观测网格空白,完善区域站“点”,有效提高地面气象监测密度。依托全市健康养生、特色农业等产业建设发展,加快专业气象监测网建设,针对山水林田等生态系统,推进三北防护林、城市森林、高标准农田防护林网、京南森林生态走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周边生态景观森林、潮白河大运河森林公园等绿化建设工程以及各湿地公园的生态气象监测网建设。优化农业与生态观测站网布局,完善设施小气候观测网,开展廊坊主要设施农业作物物候期和病虫害等智能观测,为农业气象精细化服务指标探寻提供基础。建设地面生态气象观测网,为全市林、水、湿地等生态系统提供气象服务。

提升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以提升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报预警准确率和提前量为目标,利用京津冀气象探测网,加强多普勒雷达、X波段雷达、风廓线、微波辐射计等高分辨率、多源观测资料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快速识别和预报预警等应用技术研究。完善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灾害性天气监测和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开展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中小尺度系统、客观化预报方法的研究,加强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的精细化订正技术研究,提高灾害性天气分区预警准确率和预警时效。

强化智能预报制作发布技术。发展智能精准的预报预警信息制作发布技术,完善预警信息靶向发布系统,实现全网全覆盖。发布基于位置的高影响人群的精准、直达的预警信息,提升精准预警能力。以大数据分析应用为基础,发展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智能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技术,建立智慧气象服务材料制作平台,提高服务材料制作效率、丰富服务产品内容,提升基础业务的智能化水平。

发展全天候智慧精细服务。创新智慧气象服务技术,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在气象服务领域的应用。建立由用户需求感知挖掘技术、智能分析服务技术、定制化产品智能加工制作技术、数字化按需服务提供技术、气象服务效益评价评估技术等构成的智慧气象服务技术体系,努力实现气象服务产品的精细化。挖掘融媒体气象服务潜力。完善横向联合和纵向联动机制,坚持集约化发展,打造规模效应,完善与社会媒体的融合机制,开展贯通广播、电视、网络、“两微一端”等各种传播渠道的融媒体服务业务,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渠道传播”,推进融媒体气象服务向宽领域、多层次、深融合方向发展。

(四)强化规范有序的现代气象治理体系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国家重大战略气象保障职能,以社会化为导向大力培育和发展专业气象服务。以大数据为切入点,深化市、县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以科技为引领发展研究型业务。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推进气象“放管服”改革,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模式。建立健全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考评机制。

完善学法用法制度。深化落实气象标准化改革,强化重点领域气象标准制修订立项,细化完善气象标准化体系。开展围绕雄安新区、北京副中心、京津冀一体化气象政策调研。加强法治机构和执法队伍能力建设, 提升依法履职的能力。创新执法监管方式,构建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运行规范的气象行政执法运行机制。推进气象行业诚信建设,优化完善防雷安全责任体系,构建规范有序的现代化气象社会治理体系。

统筹安全生产管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强化内部安全管理,完善机制,落实责任。进一步优化完善气象防灾减灾责任体系和施放气球管理体系,修改完善责任清单体系,加强对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和施放气球社会主体的监督管理。强化质量考核结果应用,组织推动雷电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分级管控制度实施。开展重点单位检测点位确认和标识公开,优化完善随机抽查工作机制,强化防雷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

(五)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加强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要求,加快基层气象台站业务用房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步伐。改善基层台站业务运行、办公和生活条件,解决台站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问题。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制定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并列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

提升装备保障能力。完善气象计量检定室建设,建设智能仓储系统。扩大气象观测装备保障社会化覆盖范围,建设市级装备保障实训平台,强化气象装备保障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升级市县两级地面气象通信网络。推进气象广域网VPN链路升级。推进气象业务平台云桌面办公。建设完成覆盖全市气象部门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配合网络版杀毒软件建成全面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探索物联网、5G技术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

丰富气象文化建设。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准确 及时 创新 奉献”的气象精神,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以需求为导向,面向重点人群,打造融媒体气象科普阵地群。探索合作模式共建科普馆,联合教育、文体、应急等部门开展气象科普活动。气象科普融入公园、景观带建设,提升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四、重点工程

(一)气象灾害精密监测工程

按照全省统一规划建设微波辐射计、云雷达、气象激光雷达等观测设备。完成大厂、霸州、文安三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备份,升级大厂风廓线雷达。完善临空经济区、各级开发区等重点区域内的气象灾害监测网。加快区域站向多要素升级,加密建设暴雨灾害易发区地面气象观测站,按5km×5km标准填补地面观测网格空白,实施“10+X”米多要素梯度观测和交通观测项目建设。

(二)灾害性天气精准预报预警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建设廊坊市内及周边多部雷达、风廓线、微波辐射计等高时空分辨率探测数据客户端和存储磁盘阵列,为业务应用提供支撑。开展高时空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和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产品本地化检验应用,研究本地化客观订正技术。升级人工智能短临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开展局地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的研究,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精细化预报预警平台。完善预警信息靶向发布系统,提升精准靶向发布能力。发展预警和实况信息智能加工制作技术,研发智慧气象服务材料制作平台。

(三)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提升工程

深化防灾减灾“六个一”标准化建设。升级改造指挥场所,持续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支撑平台的本地化建设及推广应用,满足应急指挥、联合会商和文件传达等需要。促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高质量发展。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气象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完善灾害防御基础数据库,评估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等级,形成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产品,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实施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保障工程。开展城市气象灾害监测站建设及资料应用分析,细化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等级,构建城市内涝阈值指标体系,研发实时动态城市内涝灾害气象预警系统。

(四)乡村振兴气象保障工程

完善特色农业气象观测站网,根据全市主要设施棚型和覆盖物不同,增加设施农业气象观测设备,能够实现对气温、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日照、二氧化碳等要素立体监测,以廊坊设施主要作物为对象,建设和研发实景观测拍照识别等设备。升级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开展设施农业气象试验,建设设施农业物联网智慧调控示范棚。开发设施农业可视化模型,发展基于影响基于风险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技术,最终形成智慧化监测预报气象服务系统。

(五)公众气象服务保障工程

构建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升级气象影视中心,更换灯光、服务器、工作站、语音库和制作软件。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在“两微一端”、电视节目制作、“12121”、“96121”声讯电话、气象手机短信等的应用,使公众服务更智能化。

发展旅游、健康等行业气象服务。结合廊坊旅游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休闲乡村旅游和康养旅游为重点,建设小气候站(监测气温、相对湿度、二氧化碳、总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等因素)和旅游气象站(监测气温、相对湿度、负氧离子、紫外辐射等要素),发展全程化伴随式智慧旅游气象服务。针对天气气候敏感性疾病,开展气象条件预报预警和健康气象风险服务效益评估。对接智能化网格预报平台,开发森林火险网格预报智能化应用平台。

(六)生态气象保障工程

构建气象服务知识图谱,建设地面生态气象观测网,实现对公园、大运河、湿地等区域的微气象要素、紫外辐射、负氧离子进行监测。升级廊坊市生态环境气象遥感监测应用系统。建立具备廊坊特色的面向专业领域应用的遥感业务。通过陆空多源数据结合,实现对廊坊大气、植被、土壤湿度、地面温度、城市热岛等智能化气象服务。

完善环境气象监测预报预测平台,完善现有客观预报方法,融合多源高时空分辨率探测资料,采用先进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精细化动态预报预警模型。完善环境气象监测预报预测业务平台,提高环境气象预报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加强PM2.5、O3客观预报技术方法研究,结合智能网格数据研发影响PM2.5浓度变化、O3光化学反应气象条件预报产品。开展不同气象条件下精细化减排调控效果评估技术研究,科学评估气象条件在空气质量转变中的贡献率。

(七)基础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完善基层气象台站业务用房建设、台站配套设施改造。优化基层气象台站业务运行环境,解决基层台站设施老旧、功能运行不稳定以及工作环境等问题。提升水、电、暖、排污建设标准,降低运行成本,改善台站绿化美化程度。实施大城县气象局业务用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廊坊市局国家气象观测站、永清县气象局、香河县国家气象观测站整体迁建。

建设市县两级标准化装备备件库。推进市级气象设备现场核查实验室建设,提升全市气象设备移动校准和现场核查能力。研发市级装备备件动态管理系统,推动装备保障维修平台和移动监控平台实现对接。组织落实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建设市级气象计量实验室,完成探测传感器计量溯源。优化升级市县两级地面气象通信网络,进一步升级气象广域网VPN链路。持续增强“移动+联通”双通道数据传输线下节点巡查和线上实时监控频次,增强省-市-县三级数据通信故障判别能力,增强气象信息传输汇交共享能力。推进5G网络提速升档,适应大数据传输、应用的需要。

建设网上数字气象科普馆,实现与河北省气象局网上数字气象科普馆互联互通。升级改造中国气象局廊坊气象科普基地,丰富廊坊气象科普馆功能,提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实用性。组织实施“冀望风云•燕赵气象科普行”系列活动。打造气象科普公园,气象科普融入公园、景观带建设。研发特色科普文创产品,编印具有廊坊本地特色,适用区位灾害天气特征的系列科普图书、音视频科普作品。

五、资金筹措与项目实施

(一)深化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推动规划实施

进一步推进气象双重计划财务体制落实,健全气象事业公共财政保障机制,按照事权划分和支出责任,建立与气象事权和支出责任一致的财政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把气象事务支出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共同落实气象建设投资,推动规划实施。

(二)多方筹措资金,确保项目落地

积极主动对接河北省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用好预算内资金,积极筹划申请中国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项目投资落地。推进气象事权全面融入投资项目改革,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气象服务机制和清单,推进地方气象事业快速发展。

(三)项目实施

《规划》的提升印发与项目实施同步推进,针对明确的五项主要任务、七个重点工程,按需求分步实施,严密立项程序,严格进行绩效评估,按市场变化精细测算投资概算,确保投资效益。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落实

继续加强和完善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以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完善廊坊市人民政府和河北省气象局市厅联席会议制度,分别落实规划任务,共同承担规划责任,做好规划横纵之间的衔接。建立规划实施动态评估与修订机制,确保规划的落地实施。

(二)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

全面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气象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开放的新型气象服务体系、先进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适应气象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形成体系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规划落实体制机制。

(三)健全法治体系,保障事业发展

完善法治体系,加强气象法治建设。依法加强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气象信息传播、人工影响天气、雷电防护等工作管理,充分发挥气象法律、法规对气象事业规划的政策支持作用,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良好氛围。

加强和深化与京津冀及本地相关部门合作,促进与行业、高校、科研业务机构交流,强化重大气象科技攻关,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气象协同共建共享机制,借力助推廊坊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建设创新廊坊、数字廊坊、健康廊坊、平安廊坊、品质廊坊提供更充分的气象服务保障。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