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廊坊>区县动态

区县动态

西有雄安 东有文安
——文安县坚持服从服务雄安新区推进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2021年06月03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记者 徐杰惠 马越 贾树敏 摄影记者 贾珺 字体:  

泰华远大装配式建筑生产项目车间内,工人正在吊装楼梯。

文安北连首都110公里,东接天津50公里,西邻雄安34公里,处京津雄三角金边支点,坐拥1037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将近整个廊坊的六分之一。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武术之乡……一串串荣誉熠熠生辉。

文安县坚持主动融入重大战略,紧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坚持“北京疏解什么我们引什么、雄安需要什么我们招什么”,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外溢、服务雄安建设需求。

五月的文安,鲜花烂漫,生机盎然。5月27日至28日,记者走进文安这片生机勃勃的沃土,这里处处洋溢着催人奋进的景象。全国最大的冷链物流供应基地河北天环现代商贸智慧物流广场,物流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泰华远大装配式建筑(廊坊)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天车在半空中来回穿梭,工人忙着组装磨具、搭建钢筋结构;廊坊康鑫电子配件有限公司数控车间内,高科技全自动的数控激光切割机使轨道列车零部件一次精准切割成形……

文安正以新的面貌、新的姿态、新的形象,昂首跨入“十四五”、阔步踏上新征程。

文安县委书记任华山表示,文安县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大战略机遇,紧紧围绕“两高”发展工作总基调,坚持“西有雄安、东有文安”发展定位,持续不断“外引项目、内优环境”,以“事在人为、路在脚下”的创业激情,抓实抓好“招商引资、园区建设、转型升级、增收聚财、优化营商环境、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八项重点,借势而起、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全力打造廊坊未来发展新的增长极,力争“十四五”期间跨入全市第一梯队,奋力开创新时代美丽幸福新文安建设新局面。

近年来,文安县与雄安新区交通互联、产业配套、生态共建,加快形成廊坊未来发展新增长极。积极主动对接雄安,争取雄安衔接配套产业和功能项目落户文安。深化优质产品进雄安,形成“雄安质量、文安贡献”的联动发展局面。

当前,文安县已经呈现出紧跟雄安、跨越发展的良好势头。站在新的起点上,文安县从规划设计到交通、生态再到产业升级突破,在服务服从雄安新区建设上持续发力。

围绕擦亮“西有雄安、东有文安”金色名片,坚持外引项目、内优环境,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是文安最现实、最宝贵的机遇,正确认识文安的区位优势、城市价值和产业方向,牢牢把握“西有雄安、东有文安”这一精准定位,正确理解“外引项目、内优环境”的深刻内涵,坚持“北京疏解什么我们引什么、雄安需要什么我们招什么”,坚持全民招商和优化环境“内外兼修”,真正靠“雄安”把“文安”更为生动的植根于创业者的内心、印刻在每个人的脑海。

优质的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1-5月份,文安县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80项,比去年同期增加32项,总投资434.52亿元,同比增长30.9%,当年计划投资73.42亿元,1-5月份完成投资25.57亿元,同比增长85.3%,其中新开工项目30项,比去年同期增加18项,总投资76.33亿元,同比增长51%,当年计划投资34.57亿元,完成投资10.14亿元,同比增长92.7%。

5月19日,文安县项目签约收获满满。在2021年“5·18”经洽会及文安“5·19”投资推介会上,该县总计签约深圳宝德大数据服务器、居然之家、安海科技谷等23个项目,累计投资1066.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88.7%。

截至5月25日,文安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305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0%,同比增长13.88%,提前36天完成半年目标。实实在在的数字见证着文安县高质量发展铿锵有力的步伐。

文安县围绕“外引项目、内优环境”八字方针,以“引进一条信息、引进一个项目、引进一家总部、引进一笔资金、引进一名人才”的“五个一”为载体,持续深化“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招商、经济开发区和乡镇主导招商、县直部门参与招商、社会全面招商”的四级招商大格局,为文安跨入全市第一梯队提供强力支撑。

坚持增量与提质并举。健全完善四级招商机制,发挥区位优势,穷尽招商举措,把一切符合产业政策、促进“两高”发展的项目引进来,实现招商引资的“铺天盖地”。进一步拓展视野、调高标尺,瞄准“两新一重”、数字经济、现代物流、大数据、教育科研、新能源、现代农业、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开展招商,着力引进“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好项目,打造“两高”发展的四梁八柱。

坚持速度与效率并重。突出“快”,搜索项目眼界广,跟踪信息嗅觉灵,对接客商服务好,签约落地速度快,以招商引资的高速度保障文安发展的高速度。强调“效”,项目跟踪有章法,对接洽谈念真经,行政审批高效率,项目落地投资实,以项目建设的高质量奠定文安发展的高质量。

文安县还坚持全民参与、全民代办、全民受奖,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大张旗鼓地表彰和奖励在全民招商引资工作中的项目引荐人、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及个人,充分调动全县上下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每一名文安人成为招商主体和主力军,让“谁引项目谁受奖、谁上项目谁英雄”理念深入人心。

“十四五”期间,文安县还与国土空间规划交通专项结合,重新整体谋划全县公路网发展建设,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水运、客运、货运等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优化完善路网布局。到2025年基本建成以快速交通网、普通干线网、农村公路网、基础服务网相融合的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实现周边城市“1小时”通达、县域内“半小时”快速通达,以交通大发展助推文安区位优势充分发挥。

雄安新区横空出世,一脉为时光厚爱的土地,孕育了千载难逢的新机遇,即将迸发前所未有的加速度,美丽幸福新文安必将迎来更高腾飞。

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环保倒逼、提质提量,为“两高”发展积蓄了强大动能

文安地处北京正南,与天津和雄安接壤,地势较为低洼,素有“九河下梢”之称,资源相对匮乏。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粗放发展的老路,逐渐形成了“钢木线塑”四大传统产业,使得高污染、低层次、粗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给地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也严重阻碍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钢木线塑”是文安四大传统产业,如何让产业符合国家要求、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文安交出了一份几近满分的答卷。该县制定出台的《文安县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从融资、用地、税费等方面给予扶持培育,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增高变绿。目前,已扶持培育示范引领项目7个,总投资32亿元,其中2个人造板提升改造项目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样板。

在鼓励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的同时,文安县加快推进“腾笼换鸟”,整治提升“低小散”行业,清理“僵尸企业”,扶优汰劣挖掘潜能,投资30亿元建设产业聚集区15个,可容纳1350家企业。

党的十八大以后,文安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决定严格按照党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重新进行产业布局。首先采用的举措就是企业污染治理攻坚战。先后淘汰人造板企业燃煤锅炉1529台,关停低端扒皮厂、粉料厂5000余家。在此基础上,出台了《人造板行业整改规范二十条标准》和《涉塑行业整改十八条标准》,规范整改全县所有人造板和涉塑企业,对不符合政策要求、达不到行业标准的企业,坚决实施“两断三清”。

文安全县原有的2000余家人造板企业整合提升为415家,全行业产值、纳税均实现了翻番,3000余家涉塑企业全部实现合规经营。

同时充分发挥人造板产业集群优势,成功与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签约合作,按照“政、产、学、研、用”思路共同组建研发中心,于2019年被纳入河北省100个特色产业集群。在2020年全省县域特色产业振兴工作考核中,文安县人造板产业集群荣获优秀等次。

推进铁腕治理的同时,培旧育新的产业转型也在进行,文安县按照“疏堵并重”的原则,先后出台了《人造板行业转型升级办法》和《文安县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从企业融资、项目用地、税费负担、发展空间等多个方面给予扶持培育,把惠企政策“让到家”、成本“降到零”,切实让企业尝到甜头、看到盼头。

2017年4月,文安县人造板产业的“散乱污”问题被原环保部挂牌督办。在随后的3个多月时间里,文安开展了综合整治大会战,停业整顿人造板生产企业2000余家,取缔粉料厂、劈板厂等原料加工厂5000余家,淘汰所有燃煤锅炉1529台。同时斥资2.6亿元,用于企业周边整体环境的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产业发展质量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据了解,目前文安县人造板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86家,全县每年生产各类人造板2000余万立方米,产品涵盖十几大类、300多个品种,市场占有率超过七分之一。人造板这一文安县传统产业正通过一系列的机制改革与自主创新、新旧动能有效转续,在转型升级中实现“涅槃重生”,成为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促进民生改善、助推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柱产业。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全力打造雄安新区生态过渡带

行进在廊南文安大地上,天蓝水碧,满目苍翠,绿海荡漾,百里荫浓。

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人居质量,构建季相变化、景观丰富、森林环抱的绿色生态圈,文安县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强力实施廊道绿化、万亩连片秀林、城区扩绿提升、绿美村庄提升、农田林网提升、森林乡镇及节点游园建设、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森林抚育提升等八大造林绿化工程,着力构筑京津绿色屏障、京南生态廊道。

从碧波荡漾的赵王新河湿地公园到丰产连片的滩里万亩荷塘,从绿意绕城的森林公园到重现历史风貌的文礼公园,从秀木珍禽的富祥农庄到“大健康、泛休闲、微度假”的鲁能生态区……大美文安雏形初现。

文安,与雄安新区陆路相接、水路相连、人脉相近,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和人缘优势。随着雄安新区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新时代美丽幸福新文安”的多彩生态画卷也徐徐展开。

行走在文安县赵王新河湿地公园,从岸边放眼望去,河面波光粼粼,芦苇风中摇曳,野鸭子在水面上穿梭……这一幅河畅水清新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现在,河里的水清亮了,河边还建起了观景平台,没事的时候,我和家人就会来这里走走,感觉特别惬意。”家住赵王新河附近的毕家坊村村民赵瑞霞说道。

“我们以河长制为载体,坚持靶向治理,扎实开展河渠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大力加强河渠管护,维护河渠健康。”文安县水务局局长张国栋介绍道,近年来,该县实施了中小河流治理、大清河水质净化、流域综合治理、补水河道清理整治、纳污坑塘和黑臭水体治理等多项重点工程。特别是依托全县水域特色,全力推进水系联通工程,也就是通过建设闸涵、利用泵站将各河渠疏导联通,着力打造以老防洪圈为核心的景观水系循环区、以安里屯湿地为核心的东部湿地恢复区、以西码头闸为核心的京南生态休闲度假区、以小白河为核心的西部水源涵养区、以三官村扬水站为核心的水文化展示区等五大循环水系。2019年完成中部水系循环,2020年完成城区水系循环,并利用率先完成的中部循环,把水蓄在马庄闸、曲店闸以上,比往年多蓄560万立方米。2021年又利用上游泄水的机会,蓄水2675万立方米,有效地改善了文安县水生态环境质量。

另外,首创并实行了“河长制+巡河员”制度,明确了406名县乡村三级河长,聘请巡河员217名,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无人机巡防、“河长云”手机APP等技术手段,强化河道监测体系,着力补齐防汛短板,保障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据统计,域内新增野生鸟类26种,现有小天鹅、燕鸥等野生鸟类87种,重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天然风光,为打造雄安新区周边水源涵养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促进绿色发展、产业升级的“明星项目”,文安鲁能生态区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大健康、泛休闲、微度假”为核心功能,从生态、健康、运动、娱乐、科技五大维度,全力建设京津冀地区最负盛名、最具活力,集居住、休闲、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鲁能生态区内,培育着几十种葡萄,酿造百余种不同口味的甘醇美酒。葡萄酒堡不仅为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人士提供灌装、品鉴和营销展示,已成为诸多国际红酒爱好者的聚集地。

文安县的生态体系建设并未局限于此,而是眼光更远、格局更大。主打“绿美文安、水乡神韵”的“赵王新河”品牌,力争通过10年努力打造赵王新河文安全段总长度41.2公里的千里堤景观带,使域内湿地总面积突破90000亩,建成国家级森林湿地公园,并形成独具北方特色的森林湿地生态景观系统。同时,在森林公园、水景公园以西,打造西北部生态绿色走廊,为广大市民提供休闲锻炼、观赏游玩、娱乐健身的最佳场所。

同时,引入“科技成果孵化小镇”,建设护城河公园、左各庄特色小镇,打造万亩荷塘等文化旅游项目,逐步恢复文安洼湿地风貌,构建与白洋淀水脉相接、森林一体的区域生态体系……大手笔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文安这座文化古城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装土、卸土、整理边坡……在文安县兴文道东侧大堤口环城水系施工现场,推土机、挖土机、装卸车来回穿梭,一片繁忙景象。环城水系工程建成后,不但为当地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将成为文安进一步修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支撑。文安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张立强介绍,文安县环城水系治理工程主要是对全长约12.6公里的环城水系河道及堤顶进行综合治理,在重要节点打造上,该项目融合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万柳金堤、胜水荷香、孟母高台等文安古八景以及左各庄第一特支、姜庄子斧头战等红色文化也会通过雕塑的形式一一展现出来,让游客游玩的同时,了解文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文安与雄安新区接壤,大清河水系与白洋淀一脉相承,人文相通、人脉相连。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加快建设的大潮中,文安以独特的区位优势被推向了历史发展最前沿。按照省委、省政府给予文安“科技创新之城、康养基地”的战略定位,文安以打造“雄安新区后花园和精品卫星城”为总体目标,以传统产业整体转型升级为契机,牢牢把握历史发展新机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挖掘文安优势资源和洼淀特色,努力构建“一核两带三圈六廊六板块”全域旅游新格局。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