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
中冶总部基地项目掀起“大干100天”热潮
预计7月份主体结构完成 年底具备竣工验收条件
图为中冶总部基地项目现场。通讯员 王松松 摄
从地下主体到地上四层,半年多时间,位于三河市燕郊高新区的河北省重点项目——中冶总部基地已颇具规模:三个国家中心和一个总部基地同步推进,科创办公、26栋SOHO办公单体等齐头并进。目前,地上主体已施工至四层,预计7月份主体结构工程全部施工完成,年底具备竣工验收条件。
5月5日,天朗气清,中冶总部基地项目内,处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你追我赶的忙碌景象。高耸的塔吊挥舞着长长的吊臂,不停地点对点运送钢筋、模板等建筑材料;一栋栋由绿色防护网“包裹”着的单体项目上,“‘大干100天,献礼建党100周年’ 确保7·15主体结构全面封顶”的红色标语十分醒目;楼体间,工人或绑扎钢筋,或搭设模板;项目外,数辆混凝土运输车排队等候进场卸料……
中冶总部基地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该项目将在燕郊建设中冶轨道交通总部基地、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钢结构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培训中心等四大科创平台,形成‘三中心一总部基地’的格局。”中冶置业集团三河公司总经理焦富荣说,同时,依托中冶集团优质资源,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文化创意、高端装备企业为主要定位,引进国际国内优质的科创型总部企业,打造环京最具开放型、创新型、领先型和生态型的科创综合体。
“施工现场1200余名工人抢抓建设的‘黄金期’,大干快上,使整个项目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快速改变,平均计算每六天起一层楼。”上海宝冶北京分公司中冶总部基地项目负责人王松松指着眼前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说。“六天一层楼”,这是施工方加快建设的高速度,也是三河市以“上瘾”的劲头抓项目的生动呈现。
一个项目从拿地到施工许可证办理,中间有大量的具体工作要做。作为重点项目,中冶总部基地项目自启动以来,便享受到了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三河市实行领导包联机制,相关部门持续加大协调力度,安排专人主动上门对接建设单位,了解实际需求,并将整个规划用地办理流程逐步分解、压实责任、前置服务、倒排计划。同时,在各项审批环节实行特事特办、急事快办,通过开辟绿色通道、专人服务等服务措施,实现短时限内办结相关审批事项,原本需要约10个月才能完成的事项,被缩短至不到5个月时间,推进了中冶总部基地项目顺利开工并实现了施工“加速度”。
全力保障项目快速推进,三河市将全流程审批事项整合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推行一张蓝图统筹实施、一个系统统一管理、一个窗口统一受理、一张表单一次告知、一套机制规范运行的“五个一”改革创新模式。大力整合审批环节,协调促进相关部门联动,一改以往“一环扣一环”的渐进审批模式,全力保障项目有力有序推进。
“目前,中冶总部基地项目大部分楼栋已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计划于2021年12月竣工交付并投入运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带动三河市的产业升级与人才引入,同时逐渐形成以企业总部为带动作用的科创类企业在三河的集群布局,助力京津冀一体化更好更快发展。”焦富荣表示。
紧紧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三河市以“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为统领,持续唱响“全民抓经济、集中精力上项目”主旋律,精准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推进京企央企、总部企业在本地聚集落地。近年来,该市围绕“总部经济、大休闲、大健康”3个高端服务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凸显。目前,共引进京企央企项目33个,中冶轨道、北京有研科技等17个项目投运投产,京投发展朝东中心等5个项目全部开工,核二四总部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