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
市行政审批局:改革创新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
今年,市行政审批局坚持改革先行、创新引领,助推政府职能转变,大幅提升行政效率,统筹推动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各项工作,着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
大力实施政务服务便民化工程。推动一批群众办理量大的民生事项统一标准、多点可办,实现群众办事“便捷办、就近办”。推动一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上线中介服务超市,实现企业办事“透明办、高效办”。推动一批准入准营、资质资格“一件事”全流程集成服务,实现市场主体办事“套餐办、一次办”。推动打造高标准乡(镇、街道)行政综合服务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建设,实现百姓办事“门口办、一站办”。
着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聚焦事项办理网络化,提高政务服务事项网上覆盖率。积极采取“重点突破、普遍对接”的方式,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推进线下大厅与线上平台用户体系、办理过程、补齐补正等环节深度融合,对现场核验、签字、领取等环节,探索采取电子认证、“快递+政务服务”等方式解决,切实方便群众办事。聚焦申请材料标准化,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复用。
聚焦教育、医疗、医保、公安等重点领域,再谋划推动一批直接面向基层群众、办理量大的民生应用上线“冀时办2.0”。大力推进县级一体化平台建设,推动乡镇(街道)、村(社区)事项全部上线“冀时办”。
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全链条管理,全面落实工改链条审批事项“三级四同”清单,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相关审批事项向行政审批局和政务服务中心“应划尽划”“应进必进”。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建设,明确审批事项办理流程规则和办事指南,修订完善事项清单、审查要点,制作统一的申请表单和申报材料目录,健全技术审查和中介服务管理制度,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标准化、规范化。进一步完善审批系统功能,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县(市、区)全覆盖的基础上,除复杂事项以及需现场踏勘、听证论证的事项外,加快推动工程建设项目从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到证件制作的全流程全环节在线办理。
进一步优化提升企业开办。加强县(市、区)督导力度,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优化企业开办服务专区功能,大力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深化“一照多址”改革,推动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登记,在同一县(市、区)申请登记一个住所和多个经营场所的,经营场所免于办理分支机构登记。积极推进企业开办全流程在线办理,大力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发票、电子印章应用,全方位保障市、县两级企业开办时间进入小时时代。
不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电子化水平,积极推进流程再造,打造全市“文件电子化、标书网上传、监督信息化、过程全留痕”的交易模式,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强与省内各地市、市域各县(市、区)协调联动,强力构建我市“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新交易模式。同时,加强与北京大兴、通州和天津武清等地的沟通协作,力争实现“远程评标”跨省域新突破。不断拓展进场交易范围,按照国家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指引,推进我市未进场项目进场交易,逐步将所有适宜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的排污权、环境权等纳入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进一步强化交易监管,充分发挥“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平台作用,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数据实时监测、预警,提高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健全全流程电子化内控制度,促进交易活动规范有序、公平公正。
深入谋划实施改革创新自选动作。推进行政许可事项一窗综合受理,按照“受理—审核—勘验—发证”四分离模式,从制度上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打造勘验新模式,在综合勘验职能分解独立出来的基础上和为满足疫情防控现实需要,创新勘验手段,梳理确定简单事项和高频事项,取消现场勘验,推出视频勘验,有效缩减审批时限,助力企业复工达产。进一步优化网上办事流程设置,通过对接省电子证照库、建立完善资料库、优化网上申报流程、以直接调用代替重复录入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网上办事效率,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套餐式”服务水平,构建“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模式,将审批事项进行细化拆分,细化至最小运行单元,实行颗粒度管理,并逐项编制标准化办事指南表和一次性告知书,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帮办代办制度,为企业提供“一对一”贴心帮办代办服务,加快项目审批提速。不断深化“百事通”改革,力争实现高频办事场景“全程同办、就近能办、一网通办”,全力打造集成服务和极简化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