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

廊坊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09月18日 来源: 作者: 字体:  

2005年2月18日在廊坊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与支持下,面对国家不断加强宏观调控的新形势,紧紧围绕“进位·追赶”目标,坚持克难求进、有所作为,实现了经济健康快速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圆满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㈠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5亿元,增长12.5%,超过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全部财政收入46亿元,增长20.4%,超预期目标4.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7%,超预期目标11.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6%,超预期目标2.6个百分点;外贸出口4.43亿美元,增长48.5%,超预期目标1.43亿美元。

  ㈡发展质量有效提升。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7.6%,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技工贸总收入155亿元,增长1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38元,分别增长9.7%和7%,分别超预期目标2.7个和2个百分点。

  ㈢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5.5亿元,增长18.3%,高于预期目标0.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投资完成185.4亿元,增长27.5%,高于预期目标4.5个百分点。全市谋划运作投资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015项,当年完成投资161亿元。香河鑫亿隆家具城、滨松光电子、电池级钴化物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相继建成,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㈣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全市硬环境“十项工程”项目中,联通CDMA三期工程、电信8.5万门增容工程、廊泊线改造等35个项目完工,22个项目开工在建;市区“十件实事”项目中,人才市场、市区道路绿化等18个项目完工,7个项目开工在建。软环境建设“十项工程”全面推进。全市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单位超过1000家,提前完成三年目标;京津廊区域票据清分系统进展顺利,即将实现区域票据数据网上传输、实务票据在廊坊交换;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增强,社保基金累计达到9.38亿元,增长32%;“人才高地”工程成效显著,全年引进域外大学毕业生和中高级人才3390名;信用体系建设顺利启动,制定了三年建设规划,通过招标确定了承担的中介机构;公共财政体系、市场监管服务体系、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建设取得新进展。

  ㈤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生产扭转了近年来连续下降的局面,总产达到148.7万吨,增长13.9%;畜牧业保持较快增长,猪牛羊和禽肉产量分别增长5.9%和5.4%;农业项目投入加大,全年争取国家和省农业开发资金1.3亿元,同比增长  %;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5.5%,提高2个百分点。

  ㈥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市通用机械有限公司、市粮油供应公司等80家企业完成改制任务,市颖丽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市三威化工有限公司等4户企业完成二次改制。对外开放出现新局面,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增长16.7%;引进内资64亿元,超年初任务14亿元。“5·18”经贸洽谈会和“10·18”农交会逐步走向国际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并实现了招商引资的新突破。积极推进京津廊全方位对接,全年与京津合作项目达540多项,实际引资39.9亿元,引进技术415项、人才4624名。

  ㈦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方面,国家科技部正式命名廊坊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河北省创造创新学会落户廊坊,香河县被列为首批全国科技工作试点县。教育方面,全年投入1.4亿元,完成廊坊一中、三河一中等六所中学改扩建工程,廊坊十四中开工建设,引进教师620名,全市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毛入学率达到61.2%,提高8.2个百分点。卫生方面,总投资1.3亿元的13个公共卫生项目相继开工,建成了大厂、霸州等五个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等正在加紧施工;完成11个乡镇标准卫生院改建工程和166个村街标准卫生室建设。文化方面,市博物馆建设主体完成,市图书馆正在加速建设之中。体育方面,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保六争五”目标,成功承办了全国拳击锦标赛等7项全国大型赛事,全省第一家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6万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3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5%,低于全年控制指标2.5个百分点;全市共投入资金2197万元,享受城镇低保人数达到35543人,增加2940人。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面,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低于控制目标2个千分点。会展旅游、环境保护、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总的看,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全市上下扬长避短、抢抓机遇,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成绩来之不易。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全市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市本级实力较弱,缺乏立市立县项目;“四个一批”任重道远,龙头企业、支柱产业不突出,产业配套能力不强;区域经济不平衡,协调发展的任务较重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