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

前三季度我市CPI总体态势运行温和

2020年11月13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记者 刘艳芳 字体:  

前三季度,我市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格局延续,但在政府强有力的疫情防控和保供稳价政策措施作用下,重要民生商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市场需求逐步恢复,CPI呈现高位震荡回落,总体温和运行态势。

价格总体温和上涨。前三季度,我市CPI较上年同期上涨2.0%,涨幅较上半年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去年翘尾因素影响1.8个百分点,今年新涨价因素影响0.2个百分点。

各月CPI同比涨幅高位震荡回落。1月份、2月份受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食品价格大幅走高,带动CPI上涨3.9%、3.3%。1月份涨幅创2011年11月份以来新高;3月份至9月份,疫情形势好转,食品有效供给更加充足,食品价格涨幅收窄带动CPI逐步回落。5月份同比上涨1.0%,涨幅回落较为明显,为近42个月以来最低水平。八大类构成涨跌互现。前三季度,构成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涨跌各半,食品烟酒、其他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衣着价格分别较上年同期上涨9.0%、6.8%、3.4%、0.4%,交通和通信、居住、教育文化和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3.6%、3.1%、1.0%、0.5%。食品烟酒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行约 2.60个百分点,成为影响价格总水平上行的主因。

食品价格对CPI上涨贡献率将近八成。前三季度,食品价格上涨12.2%,涨幅较上半年收窄1.4个百分点,为近九年同期最高涨幅,带动CPI上涨2.49个百分点,对CPI上涨的贡献率为78.7%,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所监测的14类食品价格“十一涨三降”,其中,畜肉类、水产品、菜、禽肉类、其他食品类、薯类、糖果糕点类、调味品、豆类、粮食、食用油价格分别上涨55.8%、7.2%、6.2%、4.7%、4.4%、4.0%、2.6%、2.0%、1.6%、 0.8%、0.3%,干鲜瓜果类、蛋类、奶类价格分别下降10.4%、8.5%、0.6%。其中,菜、畜肉类和禽肉类三类合计带动CPI上涨2.68个百分点。

猪肉价格是CPI上行首因。前三季度,猪肉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92.7%,影响CPI上涨1.93个百分点,是拉动其他肉类价格普遍上涨。受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其他肉类的替代性消费需求增强,价格呈现全面上涨态势。畜肉副产品、其他畜肉及制品、牛肉、羊肉、水产品、禽肉类价格分别上涨35.9%、28.9%、15.6%、10.0%、7.2%、4.7%,合计影响CPI上涨0.59个百分点。

鲜菜价格大幅震荡。前三季度,鲜菜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6.7%,影响CPI上涨0.14个百分点。分月来看,1月份、2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产地销售受阻、物流运输不畅导致市场供应偏紧,鲜菜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上涨22.1%、11.4%。3月份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物流运输恢复畅通,鲜菜价格明显回落,其中3月份鲜菜价格涨幅回落至上涨2.8%,4月份至5月份连续两个月下降,6月份趋稳,略涨1.5%。7月份以来,天气炎热、南方降雨以及洪涝灾害影响,不利于蔬菜生长,且蔬菜运输和保鲜成本提高,使得鲜菜价格大幅攀升,单月涨幅扩大至9月份的26.8%。

服务价格呈下降态势。前三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居民服务消费需求受到抑制,服务价格涨势放缓,较上年同期下降1.2%,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为2010年以来首次下降。

工业品价格创近十年新低。前三季度,工业品价格涨跌互现,但总体由去年上涨0.8%转为下降0.5%,为近十年来最低值。一是受原材料、人工、物流等生产成本上涨影响,药品及医疗器具、住房装潢材料、教育用品、家具、个人护理用品价格分别上涨4.9%、4.0%、2.1%、1.3%、0.6%;二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网络消费冲击,加之新冠肺炎疫情降低居民消费意愿,交通工具、家用器具、文娱耐用消费品、通信工具价格分别下降2.8%、2.1%、0.8%、0.2%;三是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金饰品价格上涨25.7%,汽油、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3.5%、14.6%。

浏览量: